1 当代发达国家美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华东师范大学 钱初熹1 ·本章探索的问题 1.学校美术教育开端于哪一时期? 2.创造主义美术教育有什么特点?它有哪些长处与弊端? 3.学科中心主义美术教育有什么特点?它有哪些长处与弊端? 4.你认同哪一种美术教育的思想或观点?其理由是什么? 5.从各国美术教学的案例中,你受到哪些启发? ·本章的主要目的 本章将提供与上述问题相关的基本信息,概括 19世纪末至 20世纪发达国家美术教育思潮形成的背景、主要观点、代表人物和特点,并通过教学实践案例帮助理解。以此为基础,加上相关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我们将理解各种美术教育理论及其诞生的原因;能归纳这些教育理论,对各自的长处与弊端作出独自的评论;进而从各国中小学美术教学案例中,吸取值得借鉴的经验,以改善自己的教学。 一、美术教育 (一)美术 美术是与创造主体的审美理念相对应的创造视觉、触觉形象的造型表现活动或作品,以及由这些活动和作品所触发的现象;美术具有表现性、技术性、审美性、视觉性、触觉性、实用性、创新性等特性;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工艺、设计、书法、篆刻、现代媒体艺术(摄影、摄像、电影、电视)等门类;美术能引起接触造型表现活动和作品的人的情感上的共鸣,并增强其视觉脑的感知能力,发展视觉智能。美术是扩展的、探索性的,永远不是静止的,具有无限可延伸性。 总而言之,美术既包括作为创作主体的艺术家的造型表现活动和作品,也包括由造型表现活动和作品所触发的现象(或称为“美术事件”),还包括作为接受主体的观者的审美活动及其反应。更值得指出的是,美术是一个开放的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内涵和外延将不断发生新的变化。因此,我们对美术的理解应是动态的、富有变化的,而不应是静态的、一成不变的。2 (二)美术教育 美术教育,亦称“视觉艺术教育”等。不同的名称体现了对美术教育涵义的不同理解。以往的美术教育主要指绘画、雕塑、工艺和建筑四大门类的知识和技法的教与学的活动。“视觉艺术教育”的提法超越了绘画、雕塑、工艺和建筑等传 1 钱初熹著:《当代发达国家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第三章,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版。 2 钱初熹著:《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 11~12页。 2 统美术门类的界限,其学习内容包括一切与视觉有关的艺术作品和现象,强调视觉阅读、表达和交流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在后现代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