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育学整理 教育学 1、教育本质概念:教育是一种特定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广义的教育: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锻炼人的身体的活动,都是教育。 B、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 3 、教育产生于人类生产劳动,是为了适应人类社会的延续需要以及社会中每个成员的生存需要而产生的。 4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事实(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5、教育学主要揭示两大教育规律: (一)教育与社会发展相联系的规律 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二)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相适应的规律 a、身心发展的特点:不平衡性、顺序性、阶段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b、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因素及其作用 1、遗传素质——人的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 2、环境——人的发展的外部客观条件,制约着人的发展的方向、进程和速度 3、主观能动性——人的发展的内因和动力,对人的发展起关键作用 4、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条件:(评“教育万能论”): ①合理的社会条件,是充分发挥教育主导作用的前提条件。 ②教育主导作用的发挥,必须与环境因素相一致。家庭、社会、学校教育紧 密 配 合、形 成教育合力,才 能提高 教育效 果 。 ③ 教育主导作用的发挥,必须适应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a 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不 平 衡 性,教育要抓 住 发展关键期 。 b 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顺 序 性,教育要循 序 渐 进。 c 适应人的身心发展阶 段 性,教育要有针 对性。 d 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互 补 性,教育要尊 重 发展的生命 性和可 能性。 e 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 差 异 性,教育要因材 施 教。 问题:为什 么 教育要适度超 前生产和发展? ? 2 教育目的: 1 、概念: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2、教育目的的功能——教育目的既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1、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 2、对教育活动的调控功能 3、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功能 3、我国新时期教育方针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4、普通中小学的性质与任务 性质:基础教育 任务:↗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新生 ↘为社会提供劳动后备力量 学制 一、我国历史上有多少学制 癸卯学制(仿日、中国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