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与乐业》教案 (九年级语文备课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在语境中理解、积累和掌握内涵丰富的词语,如“征引、旁骛、敬业乐群、断章取义、不二法门”等; (3)摘录并积累大量经典语句、格言; (4)初步掌握有关写作演讲稿的方法。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在诵读中体会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 (2)学会“举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明白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学会为自己制定明确的目标并为之奋斗; (2)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喜欢自己所选择的; (3)培养学生形成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敬业、乐业的内涵; 2.为什么要敬业、乐业?如何敬业、乐业? 3.指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安排 ,文章的各 段 分别 用 什么方法进 行论述 ,各 段 之间 是 如何衔 接 的; 4.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 教学难点 1 指导学生理解文中富含哲理、含义深刻的语句,真切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内涵。 2 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切领悟与质疑问难。 教学时间: 2 课时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采用电教平台手段: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1 .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梁启超先生的文章《敬业与乐业》 ,和梁先生展开有关职业的对话。(出示教学目标并课题) 2 .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先由学生交流各自准备的有关梁启超的资料,然后教师做适当补充。(多媒体出示) 梁启超… 二,介绍演讲及议论文常识 演讲的基本知识 提示: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演讲不仅是宣传青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养年口才的一种手段。 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要求: ①认清对象。确立主旨。这里讲的是针对性。演讲是直接面对听众交流思想和感情,所以必须了解听众对象,认清环境场合,明确演讲的主旨。“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对于演讲尤为重要。 ②思路清晰,节奏明快。 ③感情充沛,例证动人。 ④语言准确,形象生动。 议论文常识 一 什么是议论文? 议论文亦称说理文、论说文,就是讲道理、论是非。作者通过事实 材料和逻辑推理来阐明自己的观点,表明赞成什么或反对什么。 二 议论文的三要素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