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有本畅销书《世界是平的》,把网络通讯技术的变革视为使全球化的力量之一,统一通讯技术发展方向是IP将融合所有协议,AV将融合所有格式,互联互通,开放式代替封闭式,技术越复杂就越要求用户应用上的简单,而数字音频处理技术则是网络通讯中最基础和最核心的技术之一。 一、与朗谷数字音频处理技术关联的基础概念 历史 回音消除已经替代了早期的回音抑制,回音抑制最早始于 20世纪 50年代,在卫星通讯环境中用来控制由于比较长的信号延时而听到的回音。最早的回音消除理论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 AT&T贝尔实验室中发展起来,但是直到 20世纪 70年代末,由于受到电子行业的技术能力限制,商用回音消除产品一直没有取得太大的发展。 随着DSP的飞速发展使得回音消除产品变得更小和更具有效费比。在20世纪九十年代,回音消除器不再作为一个独立的设备,第一次被集成于语音网关中(加拿大北电公司DMS-250)。这个整合使得回音消除直接内置于语音网关中,意味着回音消除器可以在通话过程中非常可靠地被开启或者关闭,在语音通讯和数据通信中区分不同的干线组取得所需要的信号。 1、回声与延时的关系 回声和延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延时不会加重或者改变回声的量值。声音有一个遮掩效应,例如我们在山谷里那么清楚的听到回声的原因是因为声音的传递时间长,声音反射回来的时间就长,超过1秒甚至 2秒,声音的传递时间长了,声音的遮掩效应会失去,这样人的耳朵就会感觉到听到这个回声,回声是一直存在的,专门的研究机构做过专门的测试,声音的传递小于20毫秒左右的时候,遮掩效果发挥作用,人耳一般听不出来,超过20毫秒以后遮掩效应开始衰减,超过50毫秒,声音的遮掩效应就基本消失了,只要有微弱的回声人耳就能听得到。 2、回声和数字延时及语音压缩技术的关系 数字延时技术就是把线性的信号,语音信号从喇叭或者电话中传出去前,经过数字信号采样处理会延迟一段时间,就使得回音回来延迟的更长,所以我们能够听到。而语言压缩技术是对一段数字信号进行采样后压缩,然后再把这个压缩信号送出去,这一段数字信号一般是 30毫秒,40毫秒左右,语音数据经过拿出来做处理,处理之后,再送出去,这样就增加了 40毫秒的延时,导致的结果就是有回音回来被听到。例如我们现在的电话网络都采用用数字交换机,而以前都是模拟交换机,送出的都是模拟信号,这个信号是以光速传递的,所以在模拟交换机时代,打本地电话和长途电话感觉不到有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