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 末 方 剂 备 考 录 一. 总论知识点 1 .方剂起源与发展: ·《五十二病方》现存最早方书 ·《黄帝内经》首次提出君臣佐使 ·《伤寒杂病论》被誉为“方书之祖”载方为“经方” ·孙思邈后著《千金翼方》以辅《千金要方》 ·宋代《太平圣惠方》是我国政府组织编写的第一部方书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我国第一部政府编制颁行的成药药典 ·金元成无己《伤寒明理药方论》开方论之先河 ·明代吴昆《医方考》为第一部方论专著 ·明代朱橚《普济方》是我国现存古籍中载方量最多的方书 2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只记 2 句话) ① 治法是用方或组方的依据 (方从法出) ②方剂是体现治法的主要手段(以方现法) 3 .方剂的变化(1 2 字掌握) ①药味加减 ②药量加减 ③剂型更换 4 .方剂所应八法 (1 )汗法:解表剂 (2 )和法:和解剂;表里双解剂 (3)下法:泻下剂 (4)消法:理气剂;祛湿剂;祛痰剂;消食剂;驱虫剂;理血剂 (5)吐法:涌吐剂 (6)清法:清热剂;祛暑剂 (7)温法:温里剂 (8)补法:补益剂 另(未归):固涩剂、安神剂、开窍剂、治风剂、治燥剂 5.举例说明君臣佐使的含义(幻灯片例) (1)君药:是针对主病or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是方中不可或缺且药力居首的药物。 (2)臣药: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or主证的药物; 二是针对兼病or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 其在方中药力小于君药。 (3)佐药 ①佐助药:是协助君药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or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 ②佐制药:是制约君药臣药峻烈之性or减轻消除君药臣药毒性的药物。 ③反佐药:是少量与君药性味or作用相反但又能辅成治疗作用的药物。(即配伍反佐·另有服法反佐&炮制反佐) 其在方中药力小于臣药,一般用量较轻。 (4)使药:一是引经药,能引方中诸药以达病所的药物; 二是调和药,即具有调和诸药作用的药物。 其在方中药力较小,用量亦轻。 二. 某首方的功用、主治证和临床表现 1.麻黄汤 (1)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2)主治证:外感风寒表实证 (3)临床表现: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2.桂枝汤 (1)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2)主治证:外感风寒表虚证 (3)临床表现:恶风发热,汗出头痛,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 3.小柴胡汤 (1)功用:和解少阳 (2)主治证:A.伤寒少阳证 B.妇人中风,热入血室 C.疟疾、黄疸等病而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