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一)旅游景观的欣赏 1 、了解景观特点: (1 )了解景观内容:有哪些景点,分布状况、景观的形成原理,了解其美学价值及历史文化内涵。 例:济南大明湖有“蛇不见,蛙不鸣”的自然生态奇观。为何只见荷叶而不见蛙呢?相传当年乾隆皇帝游览至此,湖中之蛙均想一睹龙颜为快,奔走相告,脱水而出,蛙声吵得乾隆无心观景,圣怒之下降旨“蛇不行,蛙不鸣”,自此大明湖真的不再有蛙声了。其实真正无蛙鸣的原因是湖水的温度不适合青蛙生存导致的。 (2 )了解景观的布局:如路线的设计、园林景观的布局 例:北京故宫,以位于中轴线上的大殿为主景,两边建筑为配景(配景为主景起烘托的作用),并以中轴线对称,充分显示了以皇权为中心的特点。 2 、精选观赏点位 (1 )距离的远近:峰峦之雄伟峻秀,唯远眺可得。高大、雄伟的山体,可在视野开阔的至高点。山中的峡谷、洞、一线天之类景观,则宜置身其中近观方知其妙。 例如:观赏湖南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天下第一桥”,不走到特定的位置,就无法看到浑然天成的“桥”的奇观。 (2 )角度:特定造型的地貌,只能在特定的观赏点,充分发挥想象才能体会到某种形象。 例如:黄山的“仙人晒鞋”、“石猴观海”,“桂林象鼻山”、“巫山神女峰”等。 (3 )视角(俯视与仰视):例如:瀑布景观则需在适当的距离仰观,才能兼收形、色、声、动等美感。 (4 )动与静的对比: 例:船在漓江中漂游,山体随着船只位移展示着动态美;筏子碰击水面的和谐节拍声,山歌的回荡声展示着听觉美。 广西桂林七星岩月牙山前的“花桥”,坚固的桥身在水中倒映出几轮“明月”,体现了静态美。 3 、把握观赏时机 许多自然景观随时间、天气、季节的变化而展示出不同的自然美,要求观赏者把握住观赏的时机。 (1 )季节:例如由于安徽黄山风景名胜区四季景观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因此四个季节都可以观赏。 但:一般来说,北方地区的山水风景最适宜在夏季观赏。越往南,山水风景的观赏季节越长。但南方地区一些千米之上的高山,如黄山、庐山最适宜在夏季观赏,因为夏季雨水多,山中多云雾,景色丰富。 (2 )特定景观的特定时间:泰山日出、黄山日落、青海湖鸟岛(5 月份)、大理蝴蝶泉的蝴蝶会(4月)、钱塘潮(八月十八) (3 )无规律的特定现象:更有许多景象只在特定的时间出现,佛光、海市蜃楼等。这些景象的出现都是有条件的,时间、地点、季节都很重要,否则景象全非。 4 、洞悉景观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