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数据备份和恢复管理标准第一章总那么第一条为标准、统一全集团范围内重要系统的数据备份及管理工作,明确各系统数据备份及恢复的角色和职责,确保备份介质的平安和按时、顺利恢复系统和数据,并确保有关责任人员熟练掌握系统和数据的备份、归档和恢复流程,特制定本方法。第二条备份和恢复管理的范围包括:确定关键系统的备份和恢复方针及原那么;系统、应用等软件及业务、配置等数据的备份和恢复;备份介质的存放、归档管理;系统及数据恢复演练;备份和恢复流程的评估和维护;归档数据的查询;备份和恢复所需存储、磁带库等硬件工具/设备的监控和管理。不包括:硬件、网络的备份和恢复〔属于业务连续性管理〕;业务系统的在线数据冗余〔属于业务可用性管理〕。第三条关键系统定义:ERP、研发、SCM、CRM、财务、HR 和其他多个单位通用的业务系统;MIP、邮件、公共网站等 IT 根底应用系统;单个单位使用的核心业务系统。第四条集团数据备份和恢复工作由集团备份管理员负责组织、协调,并按照既定方案和策略催促相关人员执行。第二章数据备份、归档和恢复原那么第五条备份和恢复时间、性能应符合各系统效劳级别的规定,各系统效劳级别由系统所在单位与系统主要使用部门商议。第六条应考虑主机系统〔操作系统、工具软件、数据库系统软件、应用等〕变化的频率,全备份的频率应与业务系统变化频率成正比。第七条当主机系统发生较大更改时,应马上对主机系统进展一次全备份。第八条应考虑全备份的容量,全备份的频率应与其备份容量成反比。第九条系统全备份方式适用于使用小型机设备的系统,使用 PC 效劳器的系统建议采用克隆系统应急盘方式。第十条对应用软件等程序文件:当系统配置数据发生变动时,应马上备份,备份介质保存至下一次系统全备份。当生产环境中的应用软件将发生变动时,应对变动前的应用软件进展备份。该种情况下的备份一般情况下由2/7各系统管理员自行准备资源完成。数据备份和恢复管理标准数据备份和恢复管理标准定和工作协调者,负责备份系统管理和日常维护;负责备份数据在磁带、光盘等可移动存储介质上克隆、迁移和本地存放;参与备份系统建立、改造工程;协助二级备份管理员和各系统管理员进展数据覆盖和灾难恢复工作;定期组织二级备份管理员及相关人员进展备份数据有效性验证;负责组织集团本部相关系统管理员进展备份数据的有效性验证工作;负责备份系统客户端程序的异常处理,但不含客户端程序的管理;有义务和责任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