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境界的几个层次教师境界的内涵是什么?简言之,就是教师在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水平和层次,包括教师的人格修养、智能水平、职业理想、情感方式等方面,体现着教师对为什么教、如何教等根本问题的理解和实现方式。所以,提高教师的境界不仅关系到教师的存在方式和生命质量,而且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和学习的深度。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教师境界的几个层次,希望对大家有用。一、教师的高境界境界,听起来有些玄虚,但它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人一旦有了境界,工作就是一种享受,而不再是负担。教师的完美不应只是停留在某一制高点上,应不断的向上攀登。开创出“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境界。对于教师来说,较高的境界包括学科知识境界、对教育的体悟境界和人生境界。1 学科知识的境界学科知识的境界主要是一个深入和全面理解学科知识的问题。平庸的教师在说教,好的教师在解惑,更好的教师在示范,卓越的教师在启迪。如果一个教师对所教学科的知识有优良的修养,教学内容就不会成为负担,他的工作重点将不会是文本本身,而是对文本的教学处理。俗话说,学高为师。教师要有广博的一般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知识;既要有科学知识,又要有人文知识。要勇于培植和创造新知,又要敢于超越知识,追求形而上的东西。既为学,又为道,不仅能"以2物观之",而且能"以道观之",要"转识成智";;只有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理解、升华为自己的思想和智慧,教师才能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就像一位教育家所说:"教师没有真正自己的思想,就没有自己的真理;而没有属于自己的真理,也就没有在真理范围内的精神自由。所以,教师要善于积累知识,更要善于活化知识、运用知识,达到触类旁通、融会贯通、高屋建瓴的境地,然后在教育教学中才能够左右逢源、出神入化。2 对教育的体悟境界对教育的体悟境界,特指对教育精神的认知把握和情感体验。教育者不同于教者,只有带着教育的精神去教学,才会有教育者的存在。关于教育者的境界,一般可以由低而高分为四个层次:教、育、引、渡。教,就是传授。以“传道、授业、解惑”为教育全部的教师,就在教的境界层次;育,基于关怀的情感,在传授之中体现绵绵的爱意。教师在教书之外,若有育人之心,境界自高;引,乃引领。可以发生在“教”的领域,也可以发生在“育”的领域。在教的领域,教育者欲引人,其学必至相对融通之境;在育的领域,教育者欲引人,德必至随心所欲不逾矩之境。如果说“教者”给人不曾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