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家族族徽(家纹)[下] 家徽,日语称“家紋”,日本辞书《広辞苑》的解释如下:“家々によって一定した紋所。徳川氏の葵,前田氏の梅鉢の類”。一般认为,家徽的产生是平安中期以后的事情,平安中期,已经开始对贵族服装上的纹样做出了一些规定。即“有職文樣”。纹样固定下来以后,就以此来表示特定的身份。平安中期以后,一些贵族就开始把自己家族特有的纹样用于庄重场合所穿的和服上。这样,在重大仪式上就可以一目了然的通过服装纹样分辨出对方的身份。这和当时藤原氏实力强大,重视门第和门派有很大关系。除此之外,还出现了装饰在车上的具有自家特色的车纹。这些车纹除了具有装饰性质之外,可以是出入宫廷的贵族能够识别自己的车。因为这些纹样是世袭的,久而久之就固定下来。贵族的许多家徽大多来自衣服、舆的装饰纹样,因此其造型优美简洁。如牡丹、藤、龙胆、木瓜、燕子花、菊、菱、杏叶、柏、鹤等。 进入武士社会之后,原来仅为贵族拥有的家徽,在武士间迅速普及开来。这一时期的家徽在设计风格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贵族的家徽比起来,武士家徽的设计显得更加简单明了。这和在战场上更好的区分敌我有很大关系。因为许多武士的家徽都来自于旗纹、帐幕纹。起初,武士阶级对贵族的家徽纹样进行了一次的改造,在贵族的家徽上添加了剑形、刀形,如剑木瓜、剑柏、剑菱、剑梅等,使其在优雅之中带有一种武士的刚烈。到了镰仓末期,各地豪族几乎都拥有了自己的家徽。中世以来,在武士阶层中,简洁而又有力度的家徽占据了主流。到了江户时代,各地的大名每年要到江户参觐将军,为了在路上及入城时相互识别,在大名及其随从的枪、刀鞘、行李上都标上了家徽。这一时期,印制家徽成为了一种社会风气,甚至不准佩刀,不准拥有自己姓氏的寻常百姓,也可以拥有自己的家徽,可以自由的设计各种家徽。家徽又恢复了其平安时代在重大仪式的场合具备的服装装饰的功能。这一时期的家徽中奇形怪状的纹样、形象已不再受欢迎,左右对称的家徽多了起来,在家徽上加上圆形边框的也明显增多。由于家徽装饰功能的增强,一些家徽的纹样反过来成了衣服布料的图案,从而走进了千家万户。如“加賀紋”、“伊達紋”。这一时期还产生了许多新图案,如“雪輪”(圆中带有雪花六角形图案的家徽外围边框的一种)、“系卷”(饭团)、“山に霞”、“鎌”、“鼓”、“独楽”(陀螺)、“梯子”等,从中可以看出强烈的民俗气息。 家徽的种类千差万别,通常使用的种类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