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0.241第八章心身疾病与重大应激的心理康复23.10.242第一部分第一部分心理应激PsychologicalStressPsychologicalStress23.10.243第一节应激相关障碍的心理康复一、心理应激的概念1、应激(stress):(1)指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非特异性防御反应。——1936年,Selye.H(2)作用于某一物体并会导致它产生张力或出现状态改变的力量。23.10.2442、心理应激(psychologicalstress)个体所感受到的来自周围的压力。23.10.24523.10.2463、应激的心理反应(一)情绪性应激反应(二)认知性应激反应(三)行为性应激反应焦虑、恐惧、抑郁、愤怒逃避与回避、退化与依赖敌对与攻击、无助与自怜物质滥用意识障碍注意力受损记忆思维想像力减退23.10.2474、应激相关障碍概念应激相关障碍(stress-relateddisorder)指一组由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异常心理反应所导致的精神障碍。共同特点1)精神症状与心理应激因素之间存在一定因果关系;2)个体的社会文化背景、人格特点、教育水平、生活态度与信念等因素对疾病发生具有一定的影响;3)严重程度达不到焦虑障碍和抑郁症的标准。23.10.248二、重大应激的临床表现和特征(一)应激相关障碍分类(重点记忆)1、急性应激障碍2、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3、适应障碍23.10.249急性应激障碍案例男性,20岁,大学一年级,与坠楼者同班,班干部,事件发生后参与辨认死者身份。来自于城市家庭,家庭四位成员,有父母和一个弟弟。在跳楼事件发生后感觉心理压力比较大,情绪不稳定,死者坠地后的情景场面经常不由自主地闯入脑海,一些念头也经常在脑子中出现,如:我不会象他那样,我要对父母负责等。这些情景和念头有时挥之不去,驱之不尽,非常痛苦。晚上失眠,白天上课注意力不能象过去一样集中,莫名其妙地心烦。学习也没有了兴趣,对自己不满意。每次去上课路过事件发生地点时,心情非常地不舒服、心烦加重,所以总是绕道走。23.10.241023.10.241123.10.2412(二)急性应激障碍1、概念:在遭受躯体或心理严重的创伤性应激后,出现的短暂精神障碍,常在几天至1周内恢复,一般不超过1个月。23.10.24132、主要临床表现(重点)(1)意识障碍: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可发现有定向障碍,言语紊乱,对外界刺激失去反应能力,动作杂乱而无目的性。(2)精神运动性抑制:对外界刺激缺少反应,情感迟钝,有时出现类似木僵或亚木僵的状态。(3)精神运动性兴奋:患者表现为伴有强烈情感体验的不协调性精神运动型兴奋,言行紊乱,无目的型。23.10.2414(三)创伤后应激障碍1、概念(记忆)个体在遭遇一场的重大应激后延迟性出现并持续性存在的精神障碍,应激源通常是非常强烈的,这种应激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对整个社会的,症状出现于创伤发生后的3个月内。案例:“泰坦尼克”幸存女童痛苦94年终生未嫁美国马萨诸塞州99岁老太太莉莲·艾斯普朗德是“泰坦尼克号”悲剧中最后一个拥有灾难记忆的幸存者,终生未婚的她在2006年离开了人世。在过去94年中,莉莲拒绝和任何人谈论那场夺去她父亲和3个哥哥生命的沉船悲剧,直到莉莲去世后,她的亲戚才从她家中办公桌内的一个鞋盒中,发现了一些异常珍贵的“泰坦尼克号”遗物,包括一张世上仅存4张的“泰坦尼克号”船票,一只停在“泰坦尼克号”沉没时刻的金表。原来莉莲一直都没忘却那场不幸的沉船灾难,她将“泰坦尼克号”悲剧给她带来的丧亲之痛向世人隐瞒了94年。创伤后应激障碍23.10.24162、临床表现和特征(1)创伤性体验反复发作。(2)持续的回避。(3)持续的警觉性增高。(4)对创伤性经历的选择性遗忘。23.10.24173、创伤后应激障碍流行病学一般群体的患病率为1-14%;高危人群的患病率为3%-58%;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最常见于青年人;女性发病的可能性是男性的2倍。23.10.24189月11日恐怖袭击之后,有42.2万美国人患上了PTSD。23.10.2419七成印尼海啸灾民心伤难平印尼政府召开的旨在解决海啸(Tsunami)灾民心理问题的研讨会上发布报告说,尽管海啸已经过去了整整100天,但仍然有70%的印尼灾民受到心理问题的困扰。23.10.2420中国唐山大地震23.10.2421中国唐山大地震破坏性极大,二十年后仍有2%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