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电网中电力设备大多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它们在能量转换过程中建立交变磁场,在一个周期内吸收的功率和释放的功率相等。电源能量在通过纯电感或纯电容电路时并没有能量消耗,仅在用电负荷和电源之间往复交换,由于这种交换功率不对外做功,因此称为无功功率。无功功率反映了内部与外部往返交换能量的情况,它并不像有功功率那样表示单位时间所做的平均功率,但是它和有功功率一样是维护电力系统稳定,保证电能质量和安全运行必不可少的。 如果电网中的无功功率不足,致使用电设备没有足够的无功功率来建立和维持正常的电磁场,就会造成设备的端电压下降,不能保证电力设备在额定的技术参数下工作,从而影响用电设备的正常工作。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降低有功功率,使电力系统内的电气设备容量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在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下,由 P=UIcosφ,若功率因数降低,则有功功率随之降低,是设备容量不能充分利用。 (2)增加输、配线电路中的有功功率和电能损耗。设备功率因数降低,在线路输送同样有功功率时,线路中就会流过更多的电流,是线路中的有功功率损耗增加。 (3)是线路的电压损失增加。使负载端的电压下降,有时甚至低于允许值,从而严重影响电动机及其他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特别是在用电高峰季节,功率因数太低,会出现大面积的电压偏低。 基 于 上 述 情 况 , 在 电 力 系 统 中 经 常 要 进 行 无 功 补 偿 。 无 功 补 偿 的 主 要作 用 就 是 提 高 功 率 因 数 以 减 少 设 备 容 量 和 功 率 损 耗 、 稳 定 电 压 和 提 高 供电 质 量 , 在 长 距 离 输 电 中 提 高 系 统 输 电 稳 定 性 和 输 电 能 力 以 及 平 衡 三 相负 载 的 有 功 功 率 和 无 功 功 率 。 安 装 并 联 电 容 器 进 行 无 功 补 偿 , 可 限 制 无功 功 率 在 电 网 中 传 输 , 相 应 减 小 了 线 路 的 电 压 损 耗 , 提 高 了 配 电 网 的 电压 质 量 。 无 功 补 偿 应 根 据 分 级 就 地 和 便 于 调 整 电 压 的 原 则 进 行 配 置 。 集中 补 偿 和 分 散 补 偿 相 结 合 , 以 分 散 补 偿 为 主 ; 高 压 补 偿 与 低 压 补 偿 相 结合 , 以 低 压 补 偿 为 主 ; 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