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企业融资的市场时机选择理论述评

企业融资的市场时机选择理论述评_第1页
1/5
企业融资的市场时机选择理论述评_第2页
2/5
企业融资的市场时机选择理论述评_第3页
3/5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企业融资的市场时机选择理论述评企业融资的市场时机选择理论述评 摘要:随着行为财务学的兴起,企业融资理论发生新的变化。本文在系统回顾西方企业融资理论的基础上,对企业融资理论一个新的分支——市场时机选择理论的相关讨论进行评述,以期为我国企业融资问题的讨论提供借鉴。 关键词:融资理论;市场时机选择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XX)02 创新版-0065—04 一、传统企业融资理论的局限及市场时机选择理论的兴起 企业融资理论从 MM 理论进展至今已有 40 多年时间,许多学者采纳不同的理论模型对企业融资行为进行讨论,使之形成了企业融资理论。从实证讨论文献看,上世纪 90 年代前,企业融资理论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权衡理论和优序融资理论的检验上。其中权衡理论提出了税收、破产成本和代理成本对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而优序融资理论则从信息不对称和财务约束的角度分析公司的融资顺序安排。两种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的融资行为提供了理论解释,但由于权衡理论和新优序融资理论都是建立在半强式有效市场和理性人假设基础上进行讨论,因此它无法解释市场处于非有效状态下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也无法解释一些新兴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 从上世纪 80 年代起,大量的实证讨论结果表明,证券市场存在许多与有效市场假说相背离的现象,这些现象包括市场对信息的反应不足和反应过度、时间效应、羊群效应等,这一系列现象都无法在有效市场假说的框架下得到合理解释,这使传统财务学讨论受到很大冲击,并促使行为财务学的兴起。从 1991年至今,西方财务学界开始引入行为财务学理论在放宽有效市场和理性人假设的基础上对企业的融资行为进行讨论。行为财务理论关注资本市场与条件对企业融资决策的影响,即企业与资本市场的博弈。行为财务理论往往认为经理人是理性的,而资本市场却有非理性因素,往往给企业价值错误定价,对企业的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融资决策有重大影响。由于非有效的市场中存在融资的机会之窗,因而公司经理会根据最佳的市场时机选择不同的融资方式。上市公司的股票会存在被高估的时期,而公司的经理往往利用这些时机对外发行股票,而当公司股票被低估时公司会选择其他的融资方式。Ritter(1991)指出,对股票融资的市场时机选择的讨论是现代公司融资理论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此基础上,Stein 在 1996 年提出假说:假如股票市场的非理性而管理者理性并致力...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企业融资的市场时机选择理论述评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