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哥特王国:内乱之后被阿拉伯人灭亡本文导读:710 年,西哥特国王威蒂萨(西哥特国王, 701 年— 710年在位 )去世,贵族们分别推举威蒂萨的儿子阿希拉与另外一位大贵族罗德里戈(西哥特国王, 710 年— 711 年在位 )为王。两人各不相让,最后双方签署协议分割西哥特王国,其中罗德里戈得到国土的大部分。这一事件无疑削弱了西哥特王国的力量,但是贵族们受利益诱惑,仍在各自拉帮结派,筹划着阴谋与背叛。阿拉伯人进入北非的时间肇始于公元640 年,这一年,一支不到四千人的阿拉伯军队,通过苏伊士地峡攻入当时仍属拜占庭帝国的北非地区,一度占领了昔兰尼加、的黎波里等地。公元 647 年,哈里发奥斯曼 (四大正统哈里发中的第三位,644—656 年在位,他继续向外征伐, 东灭波斯萨珊王朝,抵达亚美尼亚和花刺子模,西达北非昔兰尼加,占领的黎波里、塞浦路斯岛和罗德斯岛。又组织专人收集编纂成《古兰经》正式文本,史称“奥斯曼定本 ”,对伊斯兰教的传播、发展和阿拉伯语的推广起了重大推动作用。656 年为反对派所暗杀 )的兄弟阿卜杜拉·伊本 ·萨阿德再次率军攻入此地。在斯贝特拉平原之战中击败了当地的拜占庭守军后,阿拉伯人饱掠而去, 沉重打击了拜占庭在此地区的统治。不过,阿拉伯人在柏柏尔人面前吃了不小的亏。精通巫术、鸟卜的柏柏尔女巫卡希娜将各个柏柏尔部落联合起来,一度成功击退了阿拉伯人的入侵,并俘虏了近百名阿拉伯将领,震动了整个马格里布地区。之后,拜占庭在北非的统治力日渐衰落,只能控制据点附近的小块领土。公元670 年,阿拉伯人在突尼斯中部建造了凯鲁万城 (意为驻兵场 ),这座城市连接了马格里布地区与埃及之间, 成为阿拉伯人进入马格里布——“这座取之不竭的粮仓 ”的重要枢纽。 直到现在, 这里仍然是突尼斯的第四大城市。但是由于进入北非的阿拉伯人数量不多,为了巩固其在北非的统治,阿拉伯人开始与当地的柏柏尔人结盟。期间,柏柏尔人接受了伊斯兰教信仰。公元 698 年,阿拉伯人占领了北非重镇迦太基城。不过迦太基此时已经衰败不堪,于是阿拉伯人在其近郊的海滨地区建造了一座新城,并命名为麦地纳,也就是后来的突尼斯城。失去迦太基后,拜占庭人只能退守沿海少数几个据点。公元 705 年,伊弗里基叶从埃及正式脱离出来,成为阿拉伯帝国的独立行省,穆萨·本·努赛尔出任伊弗里基叶总督。他很快征服了西马格里布地区,并先后攻陷了撒丁岛、西西里岛和马略卡岛。在控制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