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视觉文化研究——本雅明:机械时代的艺术品

视觉文化研究——本雅明:机械时代的艺术品_第1页
1/13
视觉文化研究——本雅明:机械时代的艺术品_第2页
2/13
视觉文化研究——本雅明:机械时代的艺术品_第3页
3/13
. . 读《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记瓦尔特· 本亚明 (1892 —— 1940)是最早注意到艺术与科学相互渗透这一现代现象的重要理论家之一。他生于柏林一个犹太商人家庭,高中毕业后入南德弗赖堡大学研习哲学。 后来,他又到慕尼黑、 波恩、伯尔尼攻读哲学。 1919年以论文《德国浪漫主义的艺术批评观》获取哲学博士学位,他的大学教授职位论文 《德国悲剧的起源》 曾被法兰克富大学以 “另人不知所云”的评价而被否决,但具有讽刺意味是该书却成了20 世纪文学批评的经典著作。第一次世界战期间, 本雅明结识了当时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布洛赫( Ernst Bloch,1885_1977),并深受其影响。同时,在其情人阿霞 . 拉西斯的影响下,本雅明开始认真攻读马克思、恩格斯的原著及卢卡契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他还公开表示接受马克思主义,成为一名自觉的马克思主义者。1924 年,本雅明结识了著名戏剧家布莱希特,并结下了终生的友谊。1927 年至 1928 年,在布莱希特和拉西斯的鼓动和安排下,本雅明到莫斯科进行了考察。 苏联社会集体在社会和技术方面的经验的文学化等对本雅明艺术生产理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这位德国马克思主义的文学理论家由于忍受不了纳粹的残酷迫害 , 在战争爆发后不久便自杀了. 本亚明的著名论文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1935) 是其. . 本人的代表著作。本雅明的理论历来被称做“技术主义文论”,而此文则堪称体现其技术主义理论的经典作品。作者亲身经历了艺术在技术革命中所发生的裂变,并成为了机械复制艺术时代最早的思考者, 尽管他的思维仍会停留在浪漫派思想家惯有的套路中即对传统艺术的膜拜之中,但他仍然保持了对机械复制艺术品的客观评价。机械复制技术的发展给艺术领域带来的一系列变革。它把艺术人从一向被人们所崇敬的神圣的“祭坛”上拖了下来,在摧毁了传统的同时使现代艺术具有了新的特点、价值和接受方式。 本亚明的著述目的是试图阐明印刷复制技术的发展对现代人的艺术观念的巨大影响。由于电影是一种没有“本真性”的,以机械复制为固有特征的艺术作品, 便成了本亚明借以阐明他的论点的最佳例证。而实际上是他在力图重新认识“机械复制时代”艺术的社会学现象的同时完成了对电影的美学本质和接受特性的系统认识。《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全文共17 小节(包括前言和结语),可以分为五个大的部分。第一部分是前言,主要交代本文写作的时代背景和目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视觉文化研究——本雅明:机械时代的艺术品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