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可编辑《计量经济学》课程标准课程代码0802005适用专业国际贸易专业课程学分4总学时64执笔人杨湘波制定时间2012 年 9 月审核人李飞制定部门经济管理系国贸教研室1.课程的性质与设计思路1.1 课程的性质《计量经济学》是教育部规定经济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经济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在经济类的各个专业的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计量经济学》课程的主要特点是理论与实际应用并重,既要认真学习基本理论知识, 又要注重经济计量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 在教学中可以抛开复杂的数学计算以及繁琐的推导和证明,但要将深入浅出的理论分析贯彻始终。其目的是,通过学习、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研究经济中的有关问题, 训练学生运用计量方法、经济计量模型进行创造的思维方法。并在此基础上, 培养学生利用经济计量学的方法, 学习和实践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以及用定量的方法分析、解决实际经济生活中有关经济学问题的能力。课程在内容与应用上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时间序列分析、经济学等课程有关联。所以,学习本课程,必须要先学习《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和数理统计》 、《西方经济学》 等课程,同时,学习者要关注在经济计量学领域的一些最新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在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与方法的基础上使经济计量模型的应用更具实践性。1.2 设计思路《计量经济学》建立在经济、统计学和数理统计的基础上,是经济学中的一门重要的独立学科。 计量经济学结合数量方法来对经济活动进行认识分析,并辅助于计算机专门软件, 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可操作性。本课程主要介绍了计量经济学的一般概念及工作步骤、模型估计的基本方法、 模型检验与修正方法, 典型计量经济模型专题讨论、 联立方程组模型的基本知识 (包括模型的识别、 估计、检验及应用)、计量经济模型的应用案例。精品文档可编辑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先学习了《微积分》、《线性代数》、《经济学》(包含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经济统计学》等课程。教师在讲授本课程时, 首先应特别注重对经济理论的认识和经济现象的分析,强调已学的《经济学》基础;其次突出计量经济建模基本思想的讲授,侧重在计量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理解和《经济学》 、《经济统计学》与《数学》相结合的知识背景上;再次应避免在理论部分的繁杂的纯数学证明,但对于表述基本原理和模型应用分析中的数学推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