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土壤与岩石第 2 课比较不同的土壤(2 课时)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沙质土、黏土和壤土的主要成分和特点;2.知道不同种类的土壤适合不同植物的生长。科学探究:1.能通过观察实验了解土壤的基本特点;2.能通过设计对比实验,研究土壤的黏性和渗水性特点。科学态度:1.对探究土壤有一定的兴趣,能够尝试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2.对土壤的研究有探究兴趣,并在探究活动中乐于与他人合作。3.在探究和交流活动中愿意倾听和分享信息。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认识土壤资源对植物生长、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2.渗透保护土壤资源的意识土壤的性质和农作物的生长建立联系。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壤土、沙质土和黏质土样本,烧杯,水,塑料板,隔层杯搅拌棒,塑料水槽,毛巾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记录笔。教学流程: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学活动(包括教师指导及预设学生生成)设计意图一、出示图片,激发兴趣图片展示出“我国西北高原上的黄色土壤、东北的黑土地、我国南方水稻生长的土壤等。”教师介绍我国一些不同地域的土壤环境。通过不同地方的土壤资料,激发学生对土壤研究的学习兴趣。一、提出和聚焦问题(3 分钟)二、提出问题,交流思考教师与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回忆与思考关于土壤的一些发现。1•提问:“在我们的周围或是外出旅游时,我们有没有留意土壤的不同?你都看见过哪些不同的土壤?”学生回忆曾经见过的不同的土壤,比如黄色的土、红色的土或是沙土地等2•提问:“这些土壤上都生长着哪些植物?为什么有的植物生长在这种土壤上?”学生思考与回答在提问与交流中不断引导学生关注土壤的不同特点,促进学生思考。三、聚焦问题,引出课题2聚焦:“不同的土壤有哪些不同的特点?今天我们就起研究与比较下这些不同的土壤”二、实验观察借助感官观察研究不同土壤的基本特占八、、(15 分钟)一、出示样本,布置探究任务1•教师出示“壤土、沙质土和黏质土”样本,提出探究任务一:“我们首先借助感官观察这些土壤样本”2•提问:“我们借助感官可以观察土壤的哪些特征?”教师提示学生一些观察的方法与内容,比如用鼻子闻一闻,观察它们的气味有什么不同。或是用手摸或捏土壤的颗粒,发现它们颗粒中有没有沙石等。学生思考,提出观察土壤的颜色、气味、颗粒等特征。二、实验探究活动 11•领取实验用品和学习卡片 1学习卡片 1通过教师引导,鼓励学生充分利用感官观察的方法,敢于思考、全面思考、深入思考。通过教师细致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