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敢问夫子恶.(表疑问,何 )乎长以直养而无害,则塞 .(充满 )于天地之间B.行有不慊.(怀恨、遗憾 )于心,则馁.(萎靡不振 )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 .(干枯 )矣C.宋人有闵.(同情 )其苗之不长而揠.(拔起 )之者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 .(除草 )苗者也D.行拂.(违背 )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竟然 )益其所不能丈夫之冠.(一种礼仪,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也,父命之【解析】B 项,“慊”, 快心 , 满意。 C 项,“闵”, 忧虑。 D 项,“曾”,同“增”。【答案】A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丈夫..之冠也,父命之B.岂不诚大丈夫...哉C.所以动心..忍性D.人恒过,然后..能改【解析】A 项,“丈夫 ”,古义指男子 ,今义指女子的配偶。C 项 ,“动心 ”,古义是 “使心受惊动 ”,今义指思想感情发生波动。D 项,“ 然后 ”,古义是 “这样以后 ”,今义是“接着”。【答案】B 3.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困于心,衡于虑B.曾益其所不能C.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D.胶鬲举于鱼盐之中【解析】A 项,“衡”通“横 ”。B 项,“曾”同“增” 。C 项,“慊”通“惬” 。【答案】D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不是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人恒过.,然后能改B.饿.其体肤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D.空.乏其身【解析】A 项,“过”,形容词作动词 ,犯错误; B 项 ,“饿”,使⋯⋯ 受饿;D 项,“空”,使⋯⋯ 受穷困。【答案】C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然①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②人恒过,然.后能改则③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 .槁矣④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解析】“然”:⋯⋯ 的样子 ,形容词词尾 /这样 ,代词。则:表已然 ,相当于 “已经 ”,副词 /与下句的 “则”照应 ,表示并列关系。【答案】C 二、阅读鉴赏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 题。孟子将朝王孟子将朝王 ,王使人曰: “寡人如就见者也,有寒疾 ,不可以风.。朝将视朝 , 不识可使寡人得见乎?”对曰: “ 不幸而有疾 ,不能造朝。 ”明日 ,出吊于东郭氏,公孙丑曰: “昔者辞以病 , 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