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漆件检验规范1.目的发现、控制不合格品,采取相应措施处置,以防不合格品误用。明确公司产品的表面喷涂质量标准,以使生产和检验有章可循。2.适用范围适用于供方和本公司对所有喷漆件质量的外观检验。3.引用文件Q/****/TX001-2008《喷漆表面质量要求》Q/****8.2-2006《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4.职责4.1.品质部负责不合格的发现,记录标识及隔离。4.2.工程部组织处理不合格品。4.3.生产部参与不合格品的处理。4.4.物料部外协人员和生产部委外人员负责外协件不合格品处理与供应商的联络。5.定义5.1.不良分类轻微不良:不影响产品功能的不合格。对于喷漆件是指在产品正面不易看见的不良,例如有细小的杂质。在检验判定中可判定为合格。一般不良:影响产品的形状和外观的不合格。对于喷漆件指有明显的喷漆不良和加工痕迹,例如鱼眼、沙痕、碰伤等。严重不良:影响产品的使用,对于喷漆件件是批漆的附着力不满足要求,有严重影响外观的不良现象,例如起泡、脱落。5.2.观察面A级面(主面):产品的有标识的一面B级面(背面):与标识相反的面和侧面C级面(其它面):安装板底面、有连接器的一面5.3.不良现象杂质:涂膜表面因杂点,灰尘、毛尘等引起的凹凸点。色差:与标准色板存在明显的差异,同一批喷漆件存在颜色差异。鱼眼:面漆上出现圆形小坑,有时呈分散状,有时呈聚集状。主要表现在喷了三防漆后。皱皮:由于涂膜的流平性不良,涂层处产生的皱褶。出现类似橘皮、柚子皮那样的皱纹。掉漆:喷漆后油漆无法附着而造成的油漆脱落,此类不良工件底色可见。【严重缺陷】虚喷:涂膜厚度过薄,可看见基材底色的部位。露底:该喷漆的部位没有喷漆,现出基材原色,称露底。流痕:喷漆后由于局部喷漆量过大,产生下垂形成条状物。针孔:由于喷涂产生的气泡破裂,产生的小孔。起泡:漆膜表面有气泡,弄破气泡漆会脱落。【严重缺陷】碰伤:由于外物碰撞导致喷漆表面出现碰伤痕迹。前处理不良:在喷漆前处理过程中的打磨不到位或是打磨过度,表面存在毛刺或砂痕。6.检验6.1.检验项目及抽样标准检验条件检验光源:正常日光,室内使用用40W~60W日光灯。(照明度约为1000流明)目测距离:A级面为300mm,B等级面为500mm;C等级面为1000mm。操作要求:接触产品时需佩戴干净的细纱棉布手套。检验工具细纱手套:接触喷漆产品需佩戴干净的细纱棉布手套。3M牌D600型附着力测试专用胶带:用于附着力测试。标准检验卡:用于对不良现象做量化检测。酒精:用于耐溶剂性测。棉签:用于耐溶剂性测试。3H铅笔:用于漆膜硬度测试。游标卡尺:用于漆膜厚度的辅助测试。除特别注明外所有检验项目抽检标准按GB/T2828.1-2003执行,一般检验水平Ⅱ级检验项目检验依据检验工具检验方法抽样标准外观检验色差7.5.检验判定标准目测与标准色板做对比AQL=0.4杂质标准检验卡目测,使用标准检验卡测量鱼眼流痕皱皮掉漆虚喷露底针孔起泡目测目测,凡是起泡均不合格碰伤标准检验卡目测,使用标准检验卡测量性能测试★附着力测试(破坏性)《喷漆表面质量要求》中的“漆膜附着力测定法”刀片、手刷3M胶带参见《喷漆表面质量要求》2(0,1)附着力测试(非破坏性)3M胶带2(0,1)耐溶剂性测试见《喷漆表面质量要求》酒精棉签用99.8%无水酒精沾湿棉签,用1千克的力来回擦拭涂膜面50回,合格标准为:外膜不得有任何剥落、变色、发涨现象,可以允许光泽度有少许变化。2(0,1)★硬度检验见《喷漆表面质量要求》3H铅笔橡皮擦用削尖的3H铅笔,与漆膜面呈45度角,沿直尺向前推划10-30mm,用橡皮把滑痕擦净后检查漆膜表面。判定标准为:没有丝毫底材显露时为合格。2(0,1)说明:1、★为定型检验,不用于逐批抽样。主要用于对样品做检验,以及对出现严重质量问题时作分析。2、对于客户特殊要求的以客户要求为标准,对型谱、贯军标产品要求进行全检。6.2.检验判定标准NO.不良现象产品面积限度检验工具<100mm2100-300mm2>300mm2A面B面C面A面B面C面A面B面C面1杂质<0.3123234345标准检验卡<0.7012123234<1.00010120232鱼眼(缩孔)<φ0.3112223334标准检验卡φ0.3-1001112223<φ20000010023流痕(用长宽高计算)<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