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地球圈层结构教学设计(共 7 篇) 第一单元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设计 课标: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主要特点。 课标解读:课标要求从宏观上了解地球的结构及特点。地球的圈层结构可以划分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岩石圈是介于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之间的一个圈层,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即软流层之上的固体岩石部分。另外,要求在宏观了解地球圈层结构的基础上认识自然环境的组成,即在空间范围上把自然环境放在地球圈层结构中认识。但是对于各圈层不要求展开深化了解,而应抓其主要特点及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的内容。 本条“标准”在活动建议中提出了“绘制示意图,或利用教具、学具,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的要求。因此,对地球的圈层结构,从分布到划分依据,从各层特点到学生理解、分析、推断和运用,都是本节的学习重点内容。 【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了解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地球外部是有不同的物质形态。 能力基础:基本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绘图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对比分析能力。 心理特点:高中学生有较强的探究欲望,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可以通过老师的逐步引导,让学生尝试划分。另外,学生喜爱学习与生活相关的知识,对横纵波速度不同的讲解中,可迁移到实际中假如发生地震,人体是先感受到上下晃动再到作用震动的。在讲解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具体划分时,可利用半熟的鸡蛋进行类比,强化记忆。 【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和划分依据。2、能区分和归纳各个圈层的特点。 3、学生能举例说明地球表层的特征,并且体会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过程与方法: 1、尝试根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示意图绘制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养成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把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2、树立热爱地球和保护地球环境的意识。 重点:1、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与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的关系。(是理解内部圈层结构和特点的基础) 2、地球内外圈层的空间分布、组成和特点。(地理环境发生、进展和变化的学习基础) 难点: 1、区分岩石圈和地壳(两者有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通常被误以为两者是等同的)2、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特点(地球内部不同圈层的物理性质不同,而同一圈层也会有所区别,如地核的外核为液态或熔融状,内核为铁镍固体; 地幔为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