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骨折护理常规2 3 4 踝和三踝骨折,多伴有胫距关节的脱位或半脱位,踝关节严重不稳,针对此可以使用一个保持前足内翻内收石膏托临时固定。这不仅可以减少骨折端的异常活动所导致的痛苦,同时可以减少骨折脱位后内踝骨折端顶压皮肤所造成的皮肤破溃和坏死。2. 肿胀护理踝关节骨折后, 关节肿胀严重, 为了减轻肿胀, 避免张力性水疱形成,可遵医嘱静脉滴注25%甘露醇以降低组织压,达到消肿的目的,同时将患肢垫枕抬高, 以增加静脉回流减轻肿胀; 另外,伤后 24h 内可以给与患者踝部冷敷,1-2 次/ 天,每次 20-30min 。对于水疱形成者, 如果水泡较大, 可以消毒后用一次性空针在水泡最低位将水泡刺破,抽出液体或使液体流出同时使用烤灯照射使其保持干燥。3. 观察病情变化定期生命体征监测, 观察患肢末梢血运、 温度及水肿情况; 足趾感觉运动情况, 伤口渗出情况。 发现异常通知医师给遇紧急处理。4. 体位护理抬高患肢,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如有石膏外固定,由于出血、组织反应性水肿等可以导致石膏过紧,严重时患者有疼痛麻木甚至影响肢体血运,应当及时处理,解除压迫。5. 心理护理因为疼痛, 活动动能障碍, 患者心情变得烦躁不安, 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学会自我调节,必要时给予止痛药。6. 合理营养长期卧床, 要合理安排饮食, 以促进骨折早期愈合, 平时要多喝水,多吃新鲜水果,预防便秘,提高自身免疫力。7. 预防踝部压疮踝部软组织少, 在夹板或石膏固定前, 应在骨突处5 衬棉垫,防止踝部发生压迫性溃疡。 行骨牵引,应仔细倾听病人主诉,是否有骨折处以外的疼痛,以便及时发现异常。8. 功能锻炼早期功能锻炼(足趾背伸背屈) ,有促进功能恢复及消肿的作用。术后护理1、遵医嘱给予吸氧,心电监测。妥善安置病人,遵医嘱正确卧位。2、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15~20cm,促进血液循环以利消肿。踝关节的局部肿胀将持续数月3、病情观察(1)观察渗血情况,因踝部手术中止血困难,术后渗血较多,应及时更换敷料,保持敷料干燥,预防伤口感染。(2)、密切观察足背动脉搏动及感觉、活动、有无血管神经损伤。4、疼痛护理评估疼痛的部位、 程度、性质及持续时间, 注意观察肢体肿胀和趾端血运情况。妥善保护患肢, 抬高并制动,以利于消肿和避免再度损伤。指导患者减轻疼痛的方法,如读书、看报、听音乐和聊天等。必要时可按医嘱使用止痛剂。术后协助其置放患肢,变换受压部位,48 小时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