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学生“素养养成教育”途径探讨 摘要: 职业院校为了培育“高素养技术人才”,加大了在“课程设置”、专业优化等硬件上的投入,卓见成效。同时在培育“高素养”的“素养”教育上也下了不少功夫。我们通过某些专业的长时间试点,素养教育要想真正见成效,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教育,还要有行为法律规范的养成,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素养。职业院校在传授技能的同时,通过养成教育,给学生扎下素养的根基,为学生的可持续进展提供更好的基础[1]。 关键词: 职业素养;路径;养成教育 《弟子规》职业院校为了培育“高素养技术人才”,加大了在“课程设置”、专业优化等硬件上的投入,卓见成效。同时在培育“高素养”的“素养”教育上也下了不少功夫。我们知道素养教育要想真正见成效,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教育,还要有行为法律规范的养成,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素养。宁夏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某些专业的长时间试点,形成了用诵读、细讲、力行《弟子规》作为具体实施路径的“三年如一日,素养养成法”的全程德育的“素养养成教育”法,是职业院校实施全程德育的有效途径之一[2]。要培育高技能技术人才,必须通过职业院校的正规培训,这是培育高技能人才的长久之计。 一职业院校提高学生素养与职业素养的必要性 (一)从国家层面上看,国家需要高素养的技术人才。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供的数据,我国拥有 1、4 亿名产业工人。其中,技术工人为 7000 万人,但其中高级技术工人只有 245 万人,只占技术工人总数的 3.5%。与发达国家高级技术工人 40%的比例相比差距很大。我国的工人技师只有 100 万左右,大约为技术工人总数的 1.4%,而发达国家的这个比例数为 20%。我国的高级技师更是少,全国只有 7 万多人,占技术工人总数的 1.4%。要培育高技能技术人才,必须通过职业院校的正规培训,这是培育高技能人才的长久之计。我国职业教育占据高中阶段以上教育的“半壁江山”,据统计,2024 年职业院校的招生规模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总数已经达到 1100 万人,在校学生总数已超过 3000 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分别占据了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的一半,成为高素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来源。(二)从学生自身看,职校生综合素养偏低。在学生层面上,也存在职校生整合素养偏低的现象。①在学习程度上,学生素养偏低;②在心理上,自信心严重不足;③在思想上,没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④在德行上,没有正确的道德伦理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