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说“不”,于人于己都好 案例同事问薛露:“晚上我们要去烤肉,要不要一块儿去。”其实她本来想晚上加班,赶一份企划书,但又不好意思拒绝邀请,于是,有些勉强地说:“好吧。”晚饭后,大家又提议去 ktv,薛露又违心地跟了去,一晃眼已经晚上 10 点,大家又转去啤酒屋吃宵夜。一直到半夜两三点钟才回家的薛露倒头便睡,根本没力气赶企划书。第二天一早,交不出成品,老板的脸色真是难看到了极点,薛露心中直恨自己:“为什么我就是不会说‘不’。” 分析的确,对许多人而言,要说出“不”,是件很困难的事。不忍心拒绝别人,这跟面子心理有关。为了有“面子”而违心地做一些事情以迎合别人,哪怕自己吃亏,也要在面子上过得去,这即我们常说的“死要面子,活受罪”。这样做,很多时候会使人不得不放弃为人处世所应坚守的原则。 那么,为什么薛露没有时间也要去答应别人去赴约呢。这是因为她有个心理定势,总认为拒绝表示不友好,担心因此被讨厌、被批评,损害友情。 事实上,拒绝的能力与自信紧密联系。缺乏自信和自尊的人常常为拒绝别人而感到不安,而且有“觉得别人的需求比自己的更重要”的倾向。从心理层面可判断,薛露缺乏自信。 另一方面,童年的影响也很关键。例如,从小就形成信念,如“我只有顺从和帮助别人,才能变得可爱,才够朋友”,好像只有“为别人做事”、“取悦别人”才能体现自我价值。而这样只会形成恶性循环,使得周围的人都希望他能随时随地为他们服务。 其实,我们答应或帮助别人,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如果超出了客观条件,勉强为之,可能引起对方不切实际的期待,而期待落了空,不仅让对方自尊心受损,也会给自己造成心理负担。从心理学原理上讲,帮助别人不要替别人做决定,也不要让被帮助的人对自己形成依赖,这才符合心理健康的原则。 处方因为不知拒绝,薛露的生活总是因身不由己而陷入一团混乱。也就是说,一直不向他人说“不”,通常落得不得不冷酷无情地跟自己说“不”。 对薛露而言,首先要自信并改变心理定势,做回自己。要明确什么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更好地认识自己,抛弃“面子”心理。同时,充分认识到在人际交往中学会说“不”很重要,这样对人对己都有好处。 其次,是学会一些拒绝的技巧。从语言技巧上说,拒绝有直接拒绝、婉言拒绝、沉默拒绝、回避拒绝等四个方式。直接拒绝,就是把拒绝的意思当场明讲,最好把拒绝的原因讲明白,避免态度生硬,说话难听。可能的话,还可以向对方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