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对一种权宜性现代大学制度理论的分析对一种权宜性现代大学制度理论的分析 摘要:我国高教界目前流行的现代大学制度理论,并非是一种在自然性讨论基础上、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核心的科学教育理论,而是在诠释性讨论基础上产生的权宜性教育理论。其内容只是对现实大学制度的概括和抽象,而不是理论的创新或制造,其中并没有表示教育思想进步的新思想、新理论。这种现代大学制度理论产生的社会文化基础,是“天不变道亦不变”、“为尊者讳”的社会思想形态;其产生的社会制度基础,是奠基于计划经济时期却一直没有改变的“统一集中”制度。要制造真正的现代大学制度理论,就必须理性地对待“政治正确”原则,直面大学思想和体制的现实问题,虚心学习中外大学历史和现实中的先进思想和制度。如此,方能建立在逻辑上能够讲得通的、经得起理论“辩难”的现代大学制度理论。 关键词:现代大学制度理论;诠释性讨论;权宜性理论;政治正确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2 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XX)01-0018-07 收稿日期:20XX-12-1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建国六十年来的大学制度反思及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讨论”(10xxxx42);江苏省社科课题“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理论讨论”(10JYB011) 作者简介: 王长乐(1952—),男,陕西华县人,江苏大学教育学讨论所教授,主要从事教育机制理论及大学理论的讨论。 现代大学制度作为大学活动的法律规范体系,在大学活动中是处于中间位置的。在其上位,有主导产生和形成大学制度的大学理论和思想;在其下位,有被大学理论和思想、制度支配的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这三者之间是一种逻辑上的顺向接续关系,亦即思想决定制度,思想和制度决定实践。因此,要设计或制造一种先进的大学制度,就首先需要有一套先进的大学理论和思想。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若无先进的大学理论和思想的引导,所谓的新的大学制度只能是低水平的重复,或者是无进步意义的修饰。而笔者之所以提起这个问题,是因为在我国目前的大学理论领域中,流行着一种权宜性的大学制度理论。这种理论虽然没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做支撑,但却被媒体格外青睐,在社会上也如鱼得水,很有市场,甚至被许多大学作为现实工作的指导方针而写入文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本文拟对此进行分析。 一、并非为创新成果的现代大学制度理论 大学是一个世界性的事物,其思想和制度是在世界范围内都适用的,也是世界各国大学之间进行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