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要介绍泌尿外科围手术期的抗生素应用,包括泌尿外科手术的抗生素预防性使用和围手术期感染抗生素治疗。 一、泌尿外科手术分类原则 泌尿外科手术有特殊性,其分类主要依据泌尿道是否开放,如果泌尿道未开放,手术位于腹部(如肾输尿管膀胱),一般属于清洁手术;泌尿道开放以后即为清洁-污染手术。在泌尿外科手术中,很多情况下利用肠道重建下尿路,需要打开肠道,这类手术属于污染手术。 二、泌尿外科手术常见的感染合并症 泌尿系感染主要指的是集尿及排尿系统内的感染,比较常见的各类尿路内镜手术如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膀胱镜检查等,以及尿路导管的留置如术后留置尿管、输尿管及术后留置输尿管下管,此类手术感染往往是泌尿系的感染。第二类比较常见的感染合并症是各类开放手术,如肾切除、肾开放的肾上腺肿物切除等,肾切开取石等各类腹腔镜手术引起的感染也属于这类感染。手术切口的感染不仅包括皮肤的切口也包括手术中手术视野中的感染。 再一类泌尿系常见的感染是男性生殖系统的感染,其中包括前列腺炎、附睾炎、睾丸炎等,泌尿科手术经常会通过尿道进行手术切除肿瘤或前列腺,或者手术后留置尿管引流膀胱内的尿液。 2 比较严重的是全身感染,全身感染多和尿路器械操作有关,首先是泌尿系感染器械操作形成的创面,尿路细菌进入血液,它会引起菌血症,严重时会引起败血症,但也有一些原发的泌尿系感染造成的全身性感染,如肾积脓引起的全身感染等。 三、抗生素预防性使用 (一)抗生素预防性使用的概念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首先是指的可能或者估计有可能发生感染的情况下而使用抗生素,所谓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原则是指手术前及麻醉诱导时或者手术切皮之前单剂量一次或口服或静脉给予抗生素。研究证据证实在只需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时采取常规的抗生素治疗,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并不会下降反而会更高,而且还会带来伪膜性肠炎、抗生素耐药等一系列后果。 (二)泌尿外科器械操作以及手术的抗生素预防性使用 1.膀胱镜检查 膀胱镜检查是泌尿外科最常做的检查,也是泌尿外科的基本检查,它属于清洁污染操作。有研究证实膀胱镜检查后菌尿的发生率大概是2.7%-4.5%,检查前一次性口服环丙氟钙酸菌尿的发生率下降50%,但也有报道与安慰剂比较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并不能降低膀胱镜检查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以上报道均来自于具有良好消毒环境的欧美国家,因此欧美国家并不建议在该操作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但鉴于我国内镜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