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评价技术标准与管理规范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评价技术标准与管理规范_第1页
1/20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评价技术标准与管理规范_第2页
2/20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评价技术标准与管理规范_第3页
3/20
精品文档。1欢迎下载附件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评估技术标准与管理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站建设技术、监测指标、监测方法、组织运行,并提出了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估指标和计算方法。本标准适合于经国家批准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包括退耕地造林、荒山荒地造林、封山育林。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LY/T 1626-2005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建设技术要求LY/T 1606-2003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LY/T 1689-2007 暖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LY/T 1698-2007 荒漠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LY/T 1952-2011 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方法LY/T 1721-2008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GB/T 23233-2009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效益监测评价LY/T 1872-2010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数据管理规范3 术语和定义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监测评估 observation and evaluation of ecological effects of conversion of cropland to forest 通过定位监测、野外试验等手段,运用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的原理和方法,通过退耕后林地的生态环境与退耕前农耕地、坡耕地的生态环境发生的变化作对比,对退耕还林的净化大气、涵养水源、保育土壤、积累营养物质、固碳释氧、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效益进行评估。3.2 退耕还林生态效益专项监测站 special observation station of ecological effects of conversion of cropland to forest 是指承担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监测任务的各类野外观测台站。本规范中简称生态监测站。3.3 森林小气候要素 forest microclimate factor 描述森林小气候中的某些物理特征量。诸如:表征辐射的各种特征量、表征热的各种特征量、表征水汽的各种特征量、表征空气运动的各种特征量。3.4 雪/ 水当量 water equivalent of snow 当积雪完全融化后,所得到的水形成水层的垂直深度。3.5 总径流量 total runoff 封闭的集水区或水量平衡场内地表径流量、壤中迁出水量与不透水岩层上迁出至河流的水量之和。3.6 测流堰 weir 通过一定的水工建筑形式来测定水流流量的量水建筑。精品文档。2欢迎下载3.7 净化大气环境atmosphere environmental purification 退耕还林...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评价技术标准与管理规范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