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改革王安石变法练习题2作者 : 日期 : 3 / 5王安石变法材料题1、材料一安石出《青苗书》使(苏)辙熟议,曰:“有不便,以告匆疑。”辙曰: “以钱贷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救民,非为利也。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虽有法不能禁,钱出民乎,虽良民不免妄用;及其纳钱,虽富民不免愈限。如此,州县之事不胜烦矣”安石曰“九言诚有理,当徐思之。”自此逾月不言青苗。--- 《宋史苏辙传》(1) 材料一中苏辙对王安石实行青苗法是何态度?借贷贫民到期不还,会导致州县事烦。材料二熙宁三年二月一日,大名府的韩琦上书说:“今乃乡村第一等而下,皆立借钱贯陌,三军以上更许增数,坊郭户有物业抵挡者,依青苗例支借。且乡村上三等并坊郭有物业户者,乃从来兼并之家也,今皆多得借钱,每借一千令纳一千三百,则是官放息钱” ---- 《宋会要食货》(2) 材料二中韩琦看到青苗法实施的什么问题?富者多得借钱,不合情理。材料三司马光曰:“今言开拓进取苗之害者,不过谓使者骚动州县,为今日之患耳。而臣之所忧,乃在十年之外,非今昌也。夫民之贫富,由勤惰不同,惰者常乏,故必资于人。今出钱贷民而敛其息,富者不愿取,便者以多散为功,一切抑配(强迫借贷交易)。恐其道员必令富者相保,贫者无可偿,则散而之四方;富者不能去,必责使代偿数家负。春算秋计,展转日滋,贫者既尽,富者亦贫。十年之外,百姓无复存矣。” ——《宋史司马光传》(3)材料三中司马光的立场态度如何?反对“抑配”和“贫富相保”,认为会导致“贫者既尽,富者亦贫”的严重社会后果。(4)三人立场是否一致?都站在官僚地主阶级立场上,反对青苗法。(5) 你认为青苗法对谁有利,对谁有害?请加以分析。对国家和百姓有利。国家可福20% 的利息,百姓可免受高利贷盘剥。不利于官僚地谰和高利贷者。一则政府强迫其借苗钱向国家纳息,二则限制了其对农民的高利贷盘剥。2、材料一围绕新法与旧法的斗争,官员间出现了洛党、蜀党、朔党等不同的政治集团,他们彼此争权、倾轧,致使政治混乱,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日益激化。司马光主政时废除新法,将改革派贬黜出京。哲宗亲政后又打击反对新法之人。(1)结合材料一,新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新法在谁主政时被废除?材料二宋幑宗时期,宰相蔡京为排斥异己,两次唆使宋幑宗将司马光等反对新法的大臣列为“奸党”,共309 人,请幑宗御书,刻名立碑,名为“元祐党籍碑”。(岳麓版)(2) 新法实施中哪些措施损害了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