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同志早期新闻宣传思想探析.txt同志们:别炒股,风险太大了,还是做豆腐最安全!做硬了是豆腐干,做稀了是豆腐脑,做薄了是豆腐皮,做没了是豆浆,放臭了是臭豆腐!稳赚不亏呀!周恩来同志早期新闻宣传思想探析【摘要】:周恩来的早期新闻宣传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印记,是我国工作者从事新闻宣传活动的工作指南。学习、领会和实践周恩来的早期新闻思想,对于我们搞好当前的新闻工作很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梳理周恩来的新闻工作经历,力图追寻其早期新闻宣传思想及其价值。【关键词】:周恩来;新闻宣传;舆论;报纸;实事求是。周恩来作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的卓越领导人一生与新闻工作结缘长达六十二年,积累了丰富的新闻工作经验,周恩来自身便是新闻写作的大家,长期的新闻实践经验,加之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对马列新闻思想的学习,为他新闻宣传思想的生成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其从实践经验当中萃取的新闻宣传思想精华,更是我国新闻宣传史上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笔者认为,周恩来的早期新闻宣传活动,是与他的政治、军事革命活动密切相连的,也是他一生新闻宣传活动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时期是他与报刊媒体接触最为频繁,领导和主编报刊最多、最集中的一个时期,也是其新闻宣传思想逐渐产生、发展并趋于成熟的重要时期。因此,对周恩来早期新闻宣传思想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1.周恩来早期新闻宣传思想的主要内容一般研究者习惯把周恩来的学生时代,也即从1914年10月周恩来主编的《敬业》杂志创刊到1924年7月下旬周恩来结束在法国主编杂志《赤光》的工作这一时间段,称为周恩来报刊活动生涯的“早期”。本文也延用这一说法,对周恩来在这一时段的新闻思想进行探讨与分析。在这一时期,周恩来逐渐由一个激进的革命主义者转变为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丰富的办报实践又使其这一时期的新闻思想萌芽并发展开来。在早期的新闻宣传实践中,周恩来的新闻宣传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新闻宣传应以事实为基础,面向大众,惩恶扬善。实事求是,是共产党人代代相沿的优良传统。也是新闻之所以为新闻的根本判断依据。这一点,周恩来在17岁时已有所认识。1915年9月中旬,周恩来在其文章《校风报传》中明确提出:“传闻记实,宣之众者,谓报也。”这个报纸的定义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报纸是传播真实新闻的工具;二是报纸是面向广大受众宣传的。寥寥数语便道出报纸的主要特征,由此可见,周恩来对报刊的认识之深。不仅如此,周恩来在此文中还把报纸分为三个等级:守正不阿,严于褒贬,秉董狐之笔,执春秋之义,上报也;惟善是彰,惟恶是隐,持一见,虽败勿悔,刃锯加身而不惧,中报也;至传闻失实,随声附和,则自哙以下矣。这个等级标准从新闻伦理出发,强调报纸宣传工作中应恪守的伦理道德标准,即在从事宣传工作时能够公平正直,不讲情面,不因为各人的好恶或利害关系,而捏造不实言论的报纸为第一等报纸;不畏强权,专门宣扬真理正义,抨击丑恶势力,坚持自己宣传论调的报纸,由于没有做到态度客观,故为第二等报纸;而捏造新闻、附庸强权的所谓报纸,则是最下等的报纸。周恩来判断报纸好坏的标准无疑在向我们昭示: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在面向大众从事新闻宣传时应做到恪守事实,客观公正,惩恶扬善。1.2新闻宣传工作应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办报。在我国,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因此,新闻宣传工作理应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传达人民的呼声。周恩来联系群众办报的思想发端于其担任《校风》杂志纪事主任时期。1916年9月4日,《校风》杂志第36期刊登《本社启事》8则,其中1、2、3、5,4则为周恩来撰写,署名为“飞”。第1则这样写道:盖凡属爱阅本报之人,即无不欲知校中之事。虽该门专司有人,而耳目不周,难免遗漏。职是之故,从本期起,敬推校中职员诸先生为本社特别赞助员。各班班长,各会会长(如会长或因事繁另推职员充任者亦可)为本社访事员。至各斋各宿舍访员,则由各斋各宿舍各公举二人充任。从此集众广闻,吉光满幅,东鳞西爪,巨细无遗。本社乐观,谅亦阅者诸君子所乐闻也。在周恩来的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