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野生药用真菌医学体系的发展思路与方向真菌是生物中的第三大界,同植物分开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事,据全世界的科学家们估计,全球约有150 万种真菌,在这150 万种真菌中,约90%的品种是低等真菌,10%为高等真菌, 大部分低等真菌我们是需要借助于显微镜才能看的清楚的真菌,而高等真菌则不需要显微镜, 只需肉眼就能看得清楚。这么多年了, 西医对真菌的研究比较多,特别是低等真菌的研究比高等真菌的研究较多,希望从中找到一些结构新构的化合物,而中医对真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高等真菌的研究,是整体应用。本文章主要研究是高等真菌。真菌被用作药物, 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它不但是我国天然药物资源和中草药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千多年前东汉末,世界上第一部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就记载了灵芝、茯苓、猪苓、雷丸等真菌的药效。至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的巨著《本草纲目》,收藏药用真菌已达20 多种。清初,汪昂的《本草备要》中,首次报道了冬虫夏草作为药用真菌的效果。1974 年,刘波著的《中国药用真菌》搜集了78 种药用真菌。再版介绍了117 种真菌。中国科学院于1987 年编写了《中国药用真菌图鉴》一书,并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介绍了二百七十多种药用真菌。自 1929 年英国佛莱铭第一次从青霉菌中发现青霉素后,真菌的药用价值在国际上日益受到重视。青霉素广泛应用已近50 多年, 60 年代发展起来的新抗菌素叫头孢霉素,又称先锋霉素,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自1930 年德国人发现担子菌有抑瘤活性以来,特别是日本千原于 1969 年报道了香菇多糖抗肿瘤之后,全世界掀起了从真菌中寻找抗癌药物的热潮,证明 500 多种真菌具有显著的抑瘤活性。我国真菌资源十分丰富,可用的药用真菌就达上千种,目前中国药用及包括试验有效的大型真菌就有500 多种, 民间利用真菌入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已有许多真菌被用作生物药或制成中成药应用,现将真菌的药用价值按主要的药理作用分述如下:1. 抗癌作用我国民间利用某些真菌治疗癌症,如烟色烟管瘤(Bjerkandera fumosa) 、黄柄笼头菌(Simblum gracile)和树舌( Canoderma applanatum) ,自从 Lucas E.H. (1957)发现美味牛肝菌可抑制小白鼠肿瘤后,引起世界各国科学家的重视,研究发现许多真菌具有抗肿瘤活性。陈康林等人编著的《中国抗肿瘤大型药用真菌图鉴》一书中收集药用真菌260 种,其中有 15 个种的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