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急性胃炎一、典型病案邓某,女, 45 岁,农民。主诉:反复胃脘剧痛20 余天,复发1 天。现病史:患者因天热酷夏,贪凉过度,感受风寒,且进食生冷,便觉胃脘不适,旋即发作剧烈胃痛,痛则呕吐清水,立即送至某医院急诊,诊断为“急性胃炎”,住院8 天,经输液,注射止痛剂,疼痛缓解。出院半月余,病复发,遂来就诊。初诊:胃脘阵阵剧痛,频频泛吐清涎,纳呆,神疲,形体消瘦,手足不温,面色萎黄无华,舌淡苔白厚腻,脉沉。中医辨证:胃脾阳虚,寒凝水聚。治法:温中补虚,降逆止痛方药:大建中汤。蜀椒12 克,干姜 15 克,党参 12 克,饴糖 60 克。复诊:上方服三剂后,自觉胃脘发热,气串动,咕咕有声,疼痛缓解,泛涎停止。宜再进温中健脾之剂,扶正气,驱余邪,以竟全功。处方 : 党参 12 克,白术 13 克,炙甘草6 克,干姜 15 克,砂仁 10 克,法半夏15 克。连服三剂,病愈。追访8 年,患者胃痛从未复发。二、提出问题1.急性胃炎的诊断依据是什么?2.简述急性胃炎的诊断鉴别。3.简述急性单纯性胃炎的西医治疗方法。4.阐述急性胃炎的中医辩证论治。5.本案例为什么辩证为脾胃阳虚,寒凝水聚证? 6.对本案里的处方用药进行分析。三、问题解答(一)急性胃炎的诊断依据 1.病史有暴饮暴食、进不洁食物、进过冷过热和粗糙食物及酗酒或刺激性药物史 2临床表现发病急、突然出现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或伴有腹泻。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多数患者白细胞总数在正常范围内或轻度增高,沙门菌属感染者可轻度减少。 呕吐物或可疑食物培养可能发现致病菌,血培养阴性。 如治病的毒性食物明确或食者集体发病,则诊断为食物中毒。(二)急性胃炎的鉴别诊断1. 急性腐蚀性胃炎有服强酸(硫酸,盐酸,硝酸)强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或甲酚等历史。服后引起消化道灼伤,出现口腔,咽喉,胸骨后及上腹部剧烈疼痛,伴有吞咽疼痛,困难,频繁恶心,呕吐。严重者可呕血,呕出带血的黏膜腐片,可发生虚脱,休克或引起食管,胃穿孔的症状,口腔,咽喉可出现接触处的炎症,充血,水肿,糜烂,坏死黏膜剥落,溃疡或可见到黑色,白色痂。2. 急性阑尾炎早期可出现腹痛,恶心,呕吐,但随着病情的进展,疼痛逐渐转向右下腹,且有规定能够的压痛及反跳痛,多半有发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增多。3. 胆囊炎,胆石症有反复发作的腹痛,常以右上腹为主,可放射至右肩,背部。查体时注意巩膜,皮肤黄疸。右上腹压痛,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