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部编版)六年制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 4 课。二、教材简析这是一篇童话。课文讲了一只小猴子下山来,先掰了一个玉米,看见桃子就扔掉玉米去摘桃子,看见西瓜就扔掉桃子去摘西瓜,看见兔子就扔掉西瓜去追兔子,最后一无所获。在课文学习中,引导学生从小猴子的行为中得到启示;做事情明确目标,始终如一。三、教学目标1、认识“猴、结”等 12 个字,结合说结构、做动作,汉字演变等方法识记“掰、扛、扔”等字。通过编口诀会写“往”字。2、能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课文;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扛、扔、摘、捧、抱”这些词,并能选几个词各说一句话;了解并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3、借助插图,图文对照,以讲一讲,演一演的方式理解故事内容。初步明白做事情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四、教学重点理解“掰、扛、扔、摘、捧、抱”这些词,并能选几个词各说一句话。以讲一讲,演一演的方式理解故事内容。五、教学难点以讲一讲,演一演的方式理解故事内容。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这节语文课老师要跟大家一起读一篇童话,童话的主人是一位动物朋友(贴画:小猴子),是呀,跟着老师写一写吧。(板书:小猴子)还记得猴字的偏旁叫什么吗?(反犬旁)你还认识那些带有反犬旁的字宝宝?(猪、狗、猫)那你们知道读这位动物朋友名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轻声)请你来读一读,读的真好听!这只小猴子住在山上,他吃腻了山上的野果,看遍了山上的景色。有一天,他看见山脚下美丽的人家,满地的庄稼,心里想:我要是下山去玩,那多好呀!于是,他……(板书:下山),请大家学着老师的样子读一读课题,小猴子/下山。小猴子下山后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请你轻轻打开课本,翻到 18 课。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二)集中识字。过渡:同学们已经读完这篇童话故事了,里面的生字宝宝,有没信心记住?现在用你闪亮的小眼睛认真看着黑板,我们一边读一边跟这些生字宝宝交朋友。1•找一名学生小老师带大家读,如果她读对,其他同学跟读。2•左右同学检查,提醒大家:小伙伴有不会的教教他,读错的帮助纠正。3•把生字宝宝的小帽子摘掉,考考大家(开小火车)4•聪明的你,能不能帮助小猴子把带有生字宝宝的桃子收进篮子里?(三)整体感知,理脉络。过渡:真是会识字小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