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程卫星测量规范》条文说明1.0.1 本规范是以现行的《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新建铁路摄影测量规范》规定的测量精度为标准,充分考虑经实践证明铁路卫星测量能够达到的精度,采纳了路内各勘察设计院、工程局、以及铁路局的技术开发成果和作业技术规定编制而成的,适用于不同等级铁路、不同勘察阶段和不同用途的卫星测量工作。1.0.4 卫星接收机的定期检验鉴定,是国家强制性标准,各单位除认真执行外。在一个项目开始测量之前,为了解经过长途运输之后,仪器及设备工作状态是否正常,规定在现场进行接收机比长测量和附属设备的检验校正。1.0.5本条规定除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铁道部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这些标准包括: TB 10101─99 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050— 97 新建铁路摄影测量规范TBJ 101-88 既有铁路测量技术规则《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 [2006]189 号)GB/T18314— 2001 全球定位系统 (GPS)测量规范CH 8016-1995 全球定位系统 (GPS)测量型接收机检定规程CH 1002-1995 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GB 12896-1991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 50026-93 工程测量规范GB/T17942-2000 国家三角测量规范3.1.2 、3.1.4 卫星相对定位获取的是WGS-84 坐标系中的三维坐标向量(△X、△Y、△ Z),反映了 WGS-84 坐标系的指向和尺度,不能用于铁道工程的施工。施工坐标系与独立坐标系本质上同属于独立坐标系。习惯使用的桥、隧施工坐标系是一般的平面坐标系,实质上讲是一个经过坐标平移和旋转的自定义椭球(工程椭球)的高斯投影坐标系。计算自定义椭球的高斯投影坐标需要确定自定义椭球的基本参数和中央子午线经度。而自定义椭球参数的计算需要测区平均高程异常,工程平均高程,以及施工坐标系的起算点假定坐标和工程主轴的坐标方位角。经过秦岭特长铁路隧道等十多座特长隧道和特长桥梁的工程验证表明,基于工程椭球建立施工坐标系是适宜的。本条规定了建立工程施工坐标系所需的各个参数,以保证转换精度。3.1.3 、3.1.4 利用卫星测量技术进行铁路工程测量时,为满足工程设计的需求,往往需要将WGS-84 坐标转换成 1954 年北京坐标系或者1980 西安坐标系的坐标或者工程独立坐标。铁路线路测量过去常采用国家统一的高斯正形投影 3° 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因为铁路是沿地面修建的,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地势高,线路横跨多个投影带,地面长度测量值与测量坐标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