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路基横断面路基面标准宽度轨道类型设计最高速度(km/h) 双线线间距(m) 路基面宽度单线(m) 双线(m) 无砟轨道250 4.6 8.6 13.2 300 4.8 13.4 350 5.0 13.6 有砟轨道250 4.6 8.8 13.4 300 4.8 13.6 350 5.0 13.8 有砟轨道曲线地段路基面加宽值设计最高速度(km/h) 曲线半径 R(m)路基外侧加宽值( m)250 12000≥R≥100000.2 10000>R≥70000.3 7000>R≥50000.4 5000>R≥40000.5 R<40000.6 300 12000≥R≥9000 0.3 9000>R≥70000.4 7000>R≥50000.5 R<5000 0.6 2 350 12000≥R>9000 0.4 9000≥R≥6000 0.5 无砟轨道双线路堤标准横断面无砟轨道双线硬质岩路堑标准横断面无砟轨道双线非硬质岩路堑标准横断面无砟轨道单线路堤标准横断面有砟轨道双线路堤标准横断面有砟轨道双线硬质岩路堑标准横断面有砟轨道双线非硬质岩路堑标准横断面有砟轨道单线路堤标准横断面路基基床压实标准级配碎石压实系数 K注:无砟轨道可采用或。当采用时,其控制标准为≤2.3。压实标准化学改良土砂类土及细砾土碎石类及粗砾土压实系数 K—3 —(kPa)注:1.无砟轨道可采用或;当采用时,其控制标准为≤2.5;2.括号内数字为寒冷地区化学改良土考虑冻融循环作用所需强度值。路堤压实标准化学改良土砂类土及细砾土碎石类及粗砾土压实系数 K—(kPa)注:无砟轨道可采用或;当采用时,其控制标准为≤2.6。shR —— 轨面圆顺的竖曲线半径(m);sj—— 设计最高速度( km/h)。设计行车速度(km/h)一般地段工后沉降(cm)桥台台尾过渡段工后沉降(cm)沉降速率(cm/年)2504 过渡段(1)设置过渡段的原因铁路线路是由不同特点、性质迥异但又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构筑物 (桥、隧、路基等 )和轨道构成的。由于组成线路的结构物强度、刚度、变形、材料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因此必然会引起轨道的不平顺。为了满足列车平稳舒适且不间断地运行,必须将其不平顺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例如,与桥梁连接处的路堤一直是铁路路基的一个薄弱环节,由于路基与桥梁刚度差别很大,一方面引起轨道刚度的变化,另一方面,路基与桥台的沉降也不一致,在桥路过渡点附近极易产生沉降差,导致轨面发生弯折。当列车高速通过时,必然会增加列车与线路的振动,引起列车与线路结构的相互作用力的增加,影响线路结构的稳定,甚至危及行车安全。在路基与桥梁之间设置一定长度的过渡段,可使轨道的刚度逐渐变化,并最大限度地减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