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烟气钠碱法脱硫工程2 页 共 38 页锅炉烟气钠碱法脱硫工程目录3 页 共 38 页1总述1.1 烟气脱硫技术简介为了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硫,早在19 世纪人类就开始进行有关的研究,但大规模开展脱硫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是从二十世纪50 年代开始的。经过多年研究目前已开发出的200 余种 SO2 控制技术。这些技术按脱硫工艺与燃烧的结合点可分为:①燃烧前脱硫 (如洗煤,微生物脱硫 );②燃烧中脱硫 (工业型煤固硫、炉内喷钙);③燃烧后脱硫,即烟气脱硫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简称 FGD) 。FGD 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脱硫方式,是控制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的最主要技术手段。烟气脱硫技术主要利用各种碱性的吸收剂或吸附剂捕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将之转化为较为稳定且易机械分离的硫化合物或单质硫,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FGD 的方法按脱硫剂和脱硫产物含水量的多少可分为两类:①湿法,即采用液体吸收剂如水或碱性溶液 (或浆液 )等洗涤以除去二氧化硫。②干法,用粉状或粒状吸收剂、吸附剂或催化剂以除去二氧化硫。按脱硫产物是否回用可分为回收法和抛弃法。按照吸收二氧化硫后吸收剂的处理方式可分为再生法和非再生法(抛弃法 )。1.2 技术选择依据各种不同的烟气脱硫技术所用的吸收剂、脱硫副产品,以及脱硫效率和投资成本差别很大。对于某一具体项目,最适用的烟气脱硫技术一般是根据现场的客观条件和经济情况来选择的,即这种脱硫技术充分利用了现场的有利条件,并在整个使用期间总成本最低。影响总成本的因素有很多,这些因素包括:技术因素;经济因素(生产成本、投资成本 );商业因素等。理想的脱硫工艺应该是投资少,占地小,运行成本低,与主体工程兼容性好,脱硫效率能够满足排放标准要求,脱硫副产品容易处理,无二次污染。如果副产品能有较好的销售市场,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可冲抵部分装置运行费用,甚至有所结余,则是最理想的。1.3 工艺特点目前国内烟气脱硫湿法技术主要有石灰石-石膏法技术和氨法脱硫技术。氨是一种良好的碱性吸收剂,从化学反应机理上分析,烟气中二氧化硫的吸收是通过酸碱反应4 页 共 38 页来实现的。吸收剂碱性越强,越利于吸收,氨的碱性强于钙基吸收剂。与大型电厂常用的石灰石-石膏法脱硫相比,石灰石浆液吸收二氧化硫需要先有一个固-液反应过程,即固相石灰石(CaCO3) 先酸溶于亚硫酸,生成亚硫酸氢钙Ca(HSO3)2 ;而氨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是反应速率极快的气-液或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