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最新来自等比数列的概念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考试中,常常出现数列的找规律题,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等比数列的概念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正确理解等比数列的定义,了解公比的概念,明确一个数列是等比数列的限定条件,能根据定义推断一个数列是等比数列,了解等比数列在生活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通过对等比数列概念的归纳,培育学生严密的思维习惯;通过对等比数列的讨论,逐步培育学生观察、类比、归纳、猜想等思维能力并进一步培育学生善于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育学生勇于探究、善于猜想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主动参加学习,感受数学文化. 【教学重点】 等比数列定义的归纳及运用.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等比数列的定义,根据定义推断或证明某些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方法】 启发式和讨论式相结合,类比教学.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课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一张白纸,游标卡尺. 【教学过程】 【导入】 复习回顾:等差数列的定义. 创设问题情境,三个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 利用游标卡尺测量一张纸的厚度.得数列 a,2a,4a,8a,16a,32a.(a 0) 2. 一辆汽车的售价约 15 万元,年折旧率约为 10%,计算该车 5 年后的价值.得到数列 15 ,15 0.9 ,15 0.92 ,15 0.93 , ,15 0.95. 3. 复利存款问题,月利率 5%,计算 10000 元存入银行 1 年后的本利和.得到数列 10000 1.05,10000 1.052, ,10000 1.0512. 学生探究三个数列的共同点,引出等比数列的定义. 【新课讲授】 由学生根据共同点及等差数列定义,自己归纳等比数列的定义,再由老师分析定义中的关键词句,并启发学生自己发现等比数列各项的限制条件:等比数列各项均不为零,公比不为零. 等差数列: 一般地,假如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减去它的前一项所得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 d 表示.数学表达式: an+1-an=d 等比数列: 一般地,假如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都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通常用 q 表示.数学表达式: an?1 an?q 知晓定义的基础上,带领学生看书 p29 页,书上前面出现的关于等比数列的实 例.让学生了解等比数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要仔细学好. 在学生对等比数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