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婴幼儿血管瘤药物治疗进展

婴幼儿血管瘤药物治疗进展_第1页
1/8
婴幼儿血管瘤药物治疗进展_第2页
2/8
婴幼儿血管瘤药物治疗进展_第3页
3/8
婴幼儿血管瘤药物治疗进展血管瘤(hemangiomas)是-一种婴幼儿高发的先天性脉管疾病,由于病变的复杂多样性及个体差异,其治疗多种多样;随着对血管瘤的发病机制研究、新药物的开发,近年来药物治疗更是层出不穷,为明确药物治疗机制,提高临床工作质量,本文就婴幼儿血管瘤药物治疗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标签:婴幼儿;血管瘤;药物治疗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婴幼儿血管瘤发病率约 4%〜8%,其治疗方式有手术、药物、注射、激光、微波、介入等多种方式。目前对于药物治疗机制及新药物的研发越来越受到关注,给婴幼儿血管瘤治疗带来新的福音。1 概况近一个世纪以来,依据瘤体形态学及临床表现特征,血管瘤简单地被分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及蔓状血管瘤三大类,而毛细血管瘤进一步分为葡萄酒色斑及草莓状血管瘤两类,若瘤体内存在两种类型或其他合并如脂肪、淋巴等组织则称之为混合型;但在疾病的转归过程及治疗方法选择上,这种分类存在很大缺陷。1982 年,Mulliken 等[1]根据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特性,将传统概念的血管瘤范畴划分为血管瘤和血管畸形(vascularmalformations)两大类。血管瘤通常认为与内皮细胞异常增生有关,初为增殖期,通常出现婴幼儿出生时或出生后 1 月内,之后瘤体生长较快,大约在 1〜5 岁,瘤体进入静止期,也有称之为稳定期,紧接着瘤体缓慢消退(消退期),小部分能完全消退[2-3]。由于该分类法可更好地帮助临床医生判断血管瘤的疾病性质、指导治疗方式的选择及预后的评估,Mulliken 法逐渐被各国广泛应用[4]。Enjolars 等[5]认为血管瘤属于良性肿瘤范畴,应将概念进一步明确下来,建议更名为血管性肿瘤。Wirth 等⑹根据血管瘤的分布,将其分为局限型(单发于一个部位,体积小,界限清晰)、节段型(散发一个解剖部位)及多发型(即多个节段型)。Morelli[7]根据血管瘤的深度,又可分为浅表型(60%)、深在皮下型(15%)、混合型(25%)。2 药物治疗2.1 糖皮质激素Zarem 最先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能有效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使之成为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主要方法,特别是增殖期内的婴幼儿血管瘤[8-9]。其作用机制可能在于通过作用于糖皮质激素受体(GR)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途径,诱导凋亡内皮细胞[10];也有研究表明雌激素受体相关抗原ER-D5 在毛细血管瘤内皮中呈高表达状态,而糖皮质激素能竞争性拮抗雌激素受体,从而使之作用减弱[11]。激素治疗分为系统性口服药物和局部注射两种方法。对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婴幼儿血管瘤药物治疗进展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