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名师培养方案VIP免费

名师培养方案_第1页
1/3
名师培养方案_第2页
2/3
名师培养方案_第3页
3/3
蚌埠市西门渡小学名师培养方案依据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本学期把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来完成。并启动了由教师发展处具体负责的名师培养工程。依据我校实际(我校市级以上的骨干教师数量不足,市级骨干教师在全市的知名度不高,在市以上上公开课的几率较低,缺乏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后备力量。骨干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不够强,满足于现状的、局限于教育教学常规工作的较多.另外学校为骨干教师提供的舞台不够大.环境不够宽松,培训力度不强.影响了骨干教师的发展。为了更好地构建我校教师发展平台,使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为能讲课、会著述、能讲座的研究型教师,精心打造名师品牌,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理论基础扎实、学科造诣深厚、业务技能精湛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坚队伍,以带动学校整体教师队伍的迅速成长。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此方案。二培养目标在三年内,能够培养出一批在市、区有一定影响的骨干教师,从而拓展学校“以人为本”的管理新内涵。具体目标如下:1、积极培养名特优教师,三年内争取区级骨干教师人数达2-5人名。2、经过培养的名师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教育教学观念新,教学手段先进,能在自己的岗位上进行创新性的工作,带头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三培训内容1、学历教育方面,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必须达到本科以上学历。鼓励和提倡进修更高的学历.2教育教学理论培训.以新课程培训为重点,第一,学习和研究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重点学习和研究所教课程的课程目标、具体内容和评估要求;第二、学习和研究新教材,了解掌握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编写思路、结构内容、课程功能、课程评价、价值取向和要求等方面的特点;第三,学习新课程与教师行为的转变、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改革、新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每人每学期要通读新课改理念相关的论著一本以上(不少于5万字),同时,开展每学期每人一次教育教学案例小讲座活动。3、基本技能方面,第一,学科基本功,如:普通话演讲、课文朗读、三笔字;熟练说课并能自我评析.第二,信息技能培训,实行人人过关,能熟练使用电子备课,能依据课堂需要独立设计和熟练运用课件,并成为一种习惯.第三,加强学科课堂教学组织方法的培训;第四,组织课改教案,如何设计专题研讨活动。4、教育科研方面,各骨干教师要针对自己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能独立申报并实施由自已主持的教育科研实验专题。五、实施计划和具体安排(一)准备阶段(2011年9月--12月)1、成立骨干教师培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职责:负责对本校骨干教师培训工作的指导与管理;建立本校骨干教师成长电子档案库;负责对本校各级骨干教师的管理与指导。制定《校级骨干教师评选条件》,开展校以上不同层次的骨干教师评选.2、校级骨干教师申报、推荐。申报条件:1大学本科学历.2教龄五年以上.3优质课区级一等奖以上.自愿报名,优先推荐,确定5-8名培养对象。(1)主动对照找差距学校把市级骨干教师必备条件下发给每一位教师,(3)确定培养对象学校骨干教师培养领导小组在认真审阅全校教师小结和各教研组交流研讨的基础上,结合各教研组推荐的校级骨干教师重点培养名单,经过汇总,确定学校骨干教师重点培养名单。(二)实施阶段(2012年1月--2012年6月)1、各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制定个人三年发展目标与计划。(1)宣传发动召开重点培养对象的座谈会。对培养对象提出要求、鼓励年轻教师积极申报,明确学校的帮辅措施。同时,每一位培养对象都要结合自身特点和差距,畅谈发展的想法和做法。(2)制订计划每一位培养对象与市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的条件认真进行对照,并把对照的结果以书面的形式写成小结,小结的内容主要包括已经具备的条件、还没有达到的条件和没有达到条件的原因。要结合学校培养目标和个人发展目标,认真制订个人发展计划签订三年培养目标责任书;骨干教师根据责任书工作任务,制定每学年计划,并实施。学校领导小组对每一位教师的发展计划进行认真审核后,与培养对象进行一次交流,最终确认每一位培养对象的发展计划,并在学校的校务公开栏内公布。2、具体措施(1)开展“互动带教”活动。采用骨干教师...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名师培养方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