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浅析自考助学过程中的教与学浅析自考助学过程中的教与学 摘 要:自学考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以其灵活、开放等特点,在当今社会已被众多师生所接受。自学考试的类型比较多,比较普遍的有常规考试和助学考试。本文着力关注助学考试中师生在教与学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为自考助学提出参考建议。 关键词:助学考试;老师教学;学生学习 自学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学考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以其灵活、开放、投入成本低、效益高等特点,在当今社会被众多师生所接受。如今,特别是一些职校、专科院校,为了能让在校学生毕业时获得更高的学历,学校会与某些高等院校合作,成立相应的助学点,帮助学生通过两至三年的在校系统学习,参加自学考试,通过全部课程,撰写毕业论文和答辩,最后顺利拿到相应高等院校的毕业文凭。这种教学模式,一般都在学生专科毕业后,踏入社会前进行。在这种形式下,有专门的老师进行针对性地教学,学生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课程,考试通过率要比常规考试高,学生也乐意接受这种方式。那么,在这种助学模式下,对于老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而言,又存在哪些问题呢? 自学考试本身是一项针对性很强的考试。跟专科院校设置的课程教学相比 ,自学考试就类似于专业技术证书考试。60 分的及格线,不设通过时间,考试次数,只要过了,就有资格拿毕业证。因为这种助学的特别性,使得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只是纯粹地掌握考纲,其他均可忽略。而学生呢,本着只要 60 分的学习要求,对于平常的课堂教学,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考前仅凭一个月或者几星期的突击复习,就去参加考试。无疑,这种教学态度或者学习态度,跟自学考试的初衷是相悖的。自学考试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提升现有的知识水平,提高专业技能;老师也能够从教学中得到启发,提升自我修养,而不是一味地跟着考纲走,忽略教学的意义。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那么,作为老师和学生,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以下笔者浅谈几点,希望能与读者共勉。 一、 通读教材,熟悉考纲,有计划地教学 自学考试课程与普通高校课程在教学上有相似处。当然,也有它独特的地方。自学考试课程的教材,它的针对性比较强。作为老师,我们主要是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归纳要点,掌握重点内容,帮助学生突破难点。老师首先要认真讨论所授课程的目录和相关教学考试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