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浅谈儿童哲学课的开设对品德教育的有效作用浅谈儿童哲学课的开设对品德教育的有效作用 摘 要:教育的核心是学生的思维过程。古往今来的许多中外教育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强调启迪学生的思维。孔子说:“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指的就是学与思的辩证关系,苏格拉底的座右铭则是“没有思想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可见能系统地对小学生乃至幼儿园的小朋友进行思维的训练,早期在儿童心中播种哲学的种子就能更好地训练人的思辨能力。美国哲学教授李普曼是儿童哲学的创始人。1969 年《聪聪的发现》宣告儿童哲学的诞生。七十年代得以进展,其观点、方法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儿童哲学是为孩子们写的哲学。 关键词:儿童哲学;品德教育;教育 根据儿童心理进展的内在规律和不同的进展阶段,采纳通俗、生动的语言和对话形式,把柏拉图和黑格尔的哲学思维方法精髓简化到儿童能理解、运用的水平。它针对儿童日常遇到的问题,引导他们逻辑地、有条理地分析,最后合乎情理地解决问题。此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学生把在儿童哲学课中得到的启示,开发出的新思路,迁移到品德课、社会课的学习探究之中,使其在品德教育中发挥有效作用。现就此课程的开设,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潜在的积极有效作用作初步的探讨。 一、 有助于学生树立平等、民主的观念。 现在大多学生在家娇生惯养,主观意识太强,不善于独立思考,不善于互相配合,不善于尊重别人,不善于必要的妥协。因而在学校里往往也会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行为倾向,不利于“平等、民主”的班风建设。儿童哲学课充分体现了民主和谐的合作关系:生生合作、师生合作。老师把自己置身于一个学习者的角色参加讨论有助于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有利于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品德课引进儿童哲学教学思想,可以尽量避开让“发言佼佼者”垄断课堂,无论是成绩优越的学生,还是语句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都能积极参加到大家的讨论探究之中。为了更好地给予每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个学生发言的机会,可以设置小组奖励制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这促使了学生在每节课中都能很好地鼓动、帮助自己和组员们争取发言权,因而营造了平等互助的关系。 儿童哲学课的教学思想不是竞赛性、排他性的,它力求一种民主空气,一种商讨的环境。课中,我们的学生常常会以这样的开头引入发言,例如:“站在我的立场看,我认为……”;“我同意**同学的观点……”;“我反驳**同学的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