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浅谈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培育浅谈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培育 【摘 要】在媒体多样化的今日,孩子对读书不可能出现“如饥似渴”的状态,还必须细心引导,使孩子不知不觉地步入阅读的天地,陶醉在读书的境界中。 【关键词】任务开头,形成习惯;师生共读,相互促进;细微入手,营造氛围;推举好书,激发兴趣 众所周知,小学阶段让孩子养成喜爱读书的好习惯,培育读书的兴趣,能让小学生终身受益,有着重要的意义。但不少的孩子却不喜爱读书,特别是我们农村的孩子们,家长忙于农活,早出晚归,有的家长为了生活条件更好一些,白天上班,晚上干农活,根本没有时间教育孩子,更不用说课外阅读了。这就导致了农村孩子阅读阅读面很窄,有的甚至没有课外阅读。作为老师我深知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那如何让孩子多读书,喜爱读书,把读书当成一种乐趣,成为一种自觉行为习惯呢?我在工作中有行之有效的体会及经验,浅谈如下: 一、任务开头,形成习惯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这位老师实在难请。对于一群习惯了不读书的孩子来说,想要有读书的兴趣,很难。那怎么办呢?只有老师硬性地布置任务,把读书当成作业来完成。首先,我们班利用家长会的时间,与家长们协商好读书作业,家长都很支持。其次,老师布置作业,每天晚上半小时读书,由家长监督,读完后,由家长亲自写读书信息,第二天交给老师。这样,不管喜爱读书的孩子,还是不喜爱读书的孩子都要完成,因为这是家庭作业。久而久之,读书的任务已形成了习惯。渐渐发现很多孩子有时会拿着一本书读起来。 二、师生共读,相互促进 学生最喜爱模仿老师的行为。只要有时间,我就会拿一本书来读,而且是让学生看见。一次,我正在读《夏洛的网》,一个学生走进我,问老师在读什么书,我让她看了一眼封面,什么话也没说,赶紧读起来。几天后,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在读《夏洛的网》。再过几天,等大多数学生都读完后,我们聊了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聊自己的感受,就像拉家常一样,非常和谐。在我们的老师,常常会看到我们一起读书的情景。 三、细微入手,营造氛围 小学生的精神发育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们生活环境的影响,环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阅读教育需要一个富有文化气息的生活环境。所以要让小学生喜爱阅读,就得让我们的教室散发出浓浓的书香味,营造出一个读书的诱人场所。 1.在教室张贴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这些地方张贴适合孩子的名言警句,如: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