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体阶段裂缝控制与防治措施2. 砌体阶段空鼓开裂防治措施3. 内外檐粗装修阶段空鼓开裂防治措施4. 精装饰阶段中空鼓开裂防治技术措施5. 重点质量控制点1.主体阶段裂缝控制与防治措施1.1 设计及规范要求1 丄 1 当楼板内需要埋置管线时,管线必须布置在上下层钢筋网片之间。管线不宜立体交叉穿越,并沿管线方向在板的上下表面各加设一道 40 目,宽 200mm 的钢丝网片作为补强措施,线管不得垂直受力钢筋。1 丄 2 屋面及建筑物两端的单元现浇板中应设置双层钢筋,钢筋间距不宜大于 100mm,直径不宜小于 8mm。外墙转角处应设置放射钢筋申 8@100,长度为梁长的 1/3,且不得小于 1.5m。1 丄 3 在板的温度、收缩应力较大区域应配置控制温度收缩裂缝的构造钢筋。抗温度、抗收缩的放射钢筋宜采用密布的配筋方法,其间距不宜大于 100mm,板的上、下表面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应小于 0.1%。1.1.4 在房屋下列部位的现浇混凝土楼板、屋面板内应配置抗温度收缩钢筋:1.1.4.1 当房屋平面有较大凹凸时,在房屋凹角处的楼板;1.142 房屋两端阳角处及山墙处的楼板;1.143 房屋南面外墙设置大面积玻璃窗时,与南向外墙相邻的楼板;1.1.4.4 房屋顶层的屋面板;1.1.4.5 与周围梁、柱、墙等构件整浇且受约束较强的楼板。1.1.5 在现浇板的板宽急剧变化处、大开洞削弱处等易引起收缩应力集中处,钢筋间距不应大于 150mm,直径不应小于 6mm,并应在板的上表面布置纵横两面个方向的的温度收缩钢筋。洞口削弱处应每侧配置附加钢筋。1.2 材料控制:1.2.1 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对大体积混凝土,宜采用中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对防裂抗渗要求较高的混凝土,所用水泥的铝钙(C3A 含量不宜大于 8%。使用时水泥的温度不宜超过 60°C。1.2.2 骨料:严格控制砂、石的含泥量,砂的含泥量不得超过 3%,石子的含泥量不得超过 1%,使用前必须按规定进行检验。拌制混凝土宜采用中、粗砂,不应采用粉砂和细砂1.2.3 矿物掺合料:粉煤灰必须符合国家 II 级灰的标准,掺量不宜超过水泥用量的 15%;矿渣粉掺量不宜超过水泥用量的 30%;沸石粉不宜超过水泥用量的 10%;采用复合矿物掺合料时,其掺量不宜超过水泥用量的 30%。掺和料的总量不应大于水泥用量的 50%。1.2.4 外加剂:选用外加剂时,必须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先做水泥适应性及实际效果试验。125 水:应符合《混凝土拌和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