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预应力管桩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建筑工程领域的各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也在飞跃的发展,在短短的几年内,预应力管桩基础在国内得到了大力的推广,特别是昆明地区许多小区的多层、高层的基础都在大量使用预应力管桩作为基础;预应力管桩与沉管灌注桩相比具有自身的优点:管桩工厂化生产、质量易于控制和检查,施工速度快,沉桩质量比灌注桩有保证( 特别是软土地基,沉管灌注桩因挤土效应容易产生断桩),施工现场噪音小、对环境污染小、振动小对周围建筑物影响相对较小。俗话说:“万丈高楼从地起”,虽然预应力管桩基础具有以上特点,但作为桩基础工程,其施工质量尤为重要, 不能有半点马虎, 笔者通过近年来负责过大面积(100 万平米建筑面积 ) 的预应力管桩工程的监理工作,通过实践,在此浅谈一下预应力管桩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要点,以供同行们参考。一、施工准备阶段 1 、认真研究工程地质勘察质量和设计文件,协助甲方组织做好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工作,充分了解拟建工程的施工特点,设计意图和工艺与质量要求,同时也为了在施工前发现和减少图纸上的差错,防患于未然,事先解决图纸中的质量隐患。 2 、审查施工单位的资质等级,施工企业的施工技术标准,审查施工单位的现场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责任制度是否健全,审查施工人员主要专业工种操作上岗证书。 3 、审查施工单位主要施工机械的技术性能资料,审查压力表的计量鉴定证书和压力系统的核定证书。 4 、审查施工单位上报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平面图上要求标明桩位编号、施工顺序、水电线路和临时设施的位置)。 5 、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和设计文件要求,若地质条件太差,地下水位较高,为减少打桩过程中的超孔隙水压力和挤土效应,应考虑采取排水措施,例如采取砂袋桩,砂袋桩的布置要根据工程桩的稀密程度和桩长来确定。二、测量放线 1 、桩基轴线的控制点和水准基点应设在不受施工干扰且易引测的地方。开工前经复核后妥善保护,施工中应经常复测,确保其准确性。 2 、桩位放线应根据设计数据进行定位测量,其定位允许偏差为:群桩20mm,单排桩 l0mm。 3 、施工单位桩位放线完成后,应申报监理工程师复核。三、施工质量控制 1 、按程序先打试桩,待试桩检测结果出来后把桩长、压桩力、单桩承载力值等数据提供给设计方,才出正式的施工图纸,在打工程桩之前应根据地质勘察资料、设计文件和试桩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