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矿压监测管理制度编制:审核:生产技术科: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单位主管:吉新煤矿生产技术科2011-12-92矿压监测管理制度为杜绝顶板事故的发生,保证矿井巷道顶板支护质量,并有效的对锚网支护巷道进行矿压观测,特制定此制度。一、锚杆支护巷道矿压监测队伍1、生产技术科下设矿压管理组:矿压负责人:夏晓明、孙明志、崔志瀛掘进矿压监测组成员:崔志瀛、马金福、李超采煤矿压监测组成员:崔志瀛、马金福、李超各采掘队组矿压监测小组:掘进一队:赵士强、温峰掘进二队:宋伟、李鹏飞掘进三队:薛靖采煤队:孙海斌、梁凯二、矿压监测内容1、所有未喷浆的回采、开拓、准备巷道矿压观测主要是对顶板离层仪和表面位移进行周期观测,配合观察锚杆、锚索、钢带、托盘及巷道变形情况2、所有已喷浆巷道,必须同时观测顶板离层仪和观察喷浆层变化情况(如开裂、掉渣、裂缝渗水、顶板明显下沉、两帮移近、底鼓等异常现象)。3、综采工作面的矿压观测主要是对工作面支架的初撑力、泵站压力的观测以及工作面两巷超前支护段(30m)单体支柱初撑力的检测以及工作面两顺槽的顶板离层仪的监测。三、矿压管理规定:1、顶板离层仪(1)顶板离层仪安装:所有锚网支护巷道均需打设顶板离层指示仪,顶离层仪安装由施工队严格按安装规定要求间距及时完成,顶板离层仪安装标准如下:1)顶板离层仪孔深度按照规定,深部基点深度为6m,浅基点深度为2.2m,尽量使深、浅不测筒初始读数为0,正负误差不大于5mm。2)顶板离层仪打设必须铅垂于顶板,以保证顶板离层安装后测绳自然下直3)顶板离层仪应及时打设安装,据工作面迎头不得超过10m4)顶板离层仪深、浅部测筒不得被网片绊住,影响测绳自然下垂。5)同一条巷道只能安装同一种型号的顶板离层仪。6)沿煤层顶板掘进每50m处安装一个顶板离层仪,在大断面(宽度超过5m)和顶板破碎段以及各交叉点、贯通点、断层等地质构造处根据生产技术科安排需增加顶板离层仪打设密度(2)顶板离层仪观测周期31)以掘进完毕的巷道及硐室:每周至少观测一次,若无明显刻度变化可直接观测顶板离层仪测筒颜色,有明显刻度变化是,每班观测一次。2)正在掘进的巷道及硐室:A、新安装的顶板离层仪每班观测一次数据,连续观测不少于5天,B、迎头50m范围内顶板离层仪每班观测一次数据。C、迎头50m范围外的顶板离层仪每周至少观测一次,若无明显刻度变化可直接观测顶板离层仪测筒颜色,有明显刻度变化是,每班观测一次。3)回采的巷道:进入超前支护段顶板离层仪每天至少观测一次,超前支护以外的顶板离层仪每周至少观测一次数据,若无明显刻度变化可直接观测顶板离层仪测筒颜色,有明显刻度变化时每班观测一次。(3)顶板离层仪管理及信息反馈原则:A、顶板离层仪安装时应进行编号、挂牌管理并执行两方签字(即,观测人员、质量验收人员、安检员三方确认顶板离层仪按照规定正确安装并在顶板离层仪观测记录牌版上记录好初始读数等相关项目后签字并由队组主管技术员根据巷道名称进行存档管理,巷道矿压观测工作移交时将该巷道顶板离层安装质量责任卡和矿压观测数据装订成册交给生产技术科。B、施工组队必须保持顶板离层仪及牌版清洁、完好,牌版均挂在同一帮。C、施工组队必须建立顶板离层仪观测记录台帐(每条巷道建立一套台帐),由当班验收员如实上报,技术员如实填写。D、顶板离层仪下沉至黄区时应及时汇报生产技术科和调度室由调度室将该处顶板管理纳入变化调度,并由生产技术科对该测点进行现场调研、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顶板离层仪下沉至红区时,必须按事故追查程序严格落实,由矿生产技术科召集有关部门分析研究,及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2、表面位移测站(1)表面位移测站打设:所有锚网支护巷道均需打设表面位移测站,按照十字布点法(在巷道两帮、顶部垂直打设木楔,木楔底部安设平头测钉并挂线绳,三个测点必须在同一平面内,且确保两帮测钉处于同一水平)每100m打设一个表面位移测站,特殊情况可适当增加测站数量。(2)表面位移测站的观测:量取两帮距离(量取两帮测钉之间的距离)和顶底板距离(将两帮测钉线绳拉成一条直线,从顶板测钉拉线绳垂直于两帮的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