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剖析当代人的发展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人学思想,他站在世界历史的角度,从现实的人出发,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了全面阐述,离开了他的世界历史理论,就很难准确认识和把握其关于人的发展的理论。近年来,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学术界已经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作了很多探索,取得了不少重要的研究成果,而要深入研究该主题,则重要的一环就是要加强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理解和把握,从而为我们研究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有益的思想启示。1、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科学内涵1.1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在批判继承近代世界历史理论,尤其是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马克思从现实的、物质的前提出发,批判黑格尔忽视历史与现实之间,尤其是历史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而走向唯心主义。马克思用唯物主义的观点, 解释了在生产力高度发展和人们之间普遍交往的基础上,“地域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原理和趋势,提出了科学的“世界历史”理论。1.2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中关于“世界历史”的含义在马克思的著作中,“世界历史”主要有两层含义。马克思在《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①这里的世界历史即人类总体历史,它是从整体上来看待人类从古到今的历史。但马克思并不是在这一意义上使用的。他所使用的世界历史指的是现代社会产生以来,世界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各民族由过去相对孤立的发展走向全面的彼此影响、彼此渗透、彼此融合的历史状态和趋势。1.3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主要内容1.3.1世界历史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和交往的普遍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联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②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最明显地表现于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上,而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引起世界性的交往和联系,从而形成世界历史。在落后的生产力基础上的前资本主义时期,人们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还不足以提供有效手段来打破限制民族普遍交往的屏障,因此是狭隘的、地域性的民族历史。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人们的交往形式也随之发生变化,过去那种地方的、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地域的、 狭隘的个人为世界的、真正普遍的个人所代替。所以,世界历史归根到底是各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