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 1 页《黄河颂》四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2、提高朗读诗歌的能力。3、理解歌词大意。【教学重点】1、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诵课文。2、理解歌词大意。【教学难点】《黄河颂》语言上的特点。【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内容】一、欣赏:让我们静静地听1、背景介绍:早在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的新高潮, 许多进步作家、 艺术家希望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 用以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1939年, 诗人光未然跟随抗日战士行军到了黄河岸边, 感慨不已, 于是写下了歌颂黄河母亲的大型组诗《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 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 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 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 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本文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二部《黄河颂》。(板书课题)2、作家作品:光未然,原名张光年, 1913年出生, 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辍学。 1936年抵达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从事进步文艺活动。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 广为传唱。1939年到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新中国成立后, 曾担任《剧本》《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二、诵读:让我们朗朗地读1、朗读要求:学习这首诗歌, 我们首先要学会朗读, 像诗人一样热情歌颂我们伟大的母亲──黄河!大家想一想,我们朗读诗歌应注意些什么?⑴ 要注意感情,语音和停顿。歌词与朗颂词之间要有较长的停顿。⑵ 要读出“赞”“颂”的语气,可以从关键的词、短语式的句、呼告语以及层意来把握。⑶ 还有一些动词要重读,如:“掀、奔、劈”读出赞颂之情。⑷ 文章最后两句充满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⑸ 感情要深沉、悲壮。2、朗读提示:⑴ 诗歌分为朗读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读时应该注意停顿,以示区别。⑵ “我站在高山之颠,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一句总领下文,因此停顿要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 2 页稍长。后面的四个分句注意重点词语“奔”“劈”的重读,且四句应该越读越激昂,表现黄河的气势。⑶ 三个“啊”要读得深沉, 声音稍稍延长, “黄河”要读得高昂, 表明在歌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