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题第 1 页(共 10 页)龙岩市 2016 年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语 文 试 题本试题卷共 10 页, 18 题。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I 卷(阅读题)和第II 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 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客家宗族共同体聚居的社会特征和围堡式大屋的建筑特征相互依存,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缺一不可。 宗族共同体聚居以围堡式大屋为前提,围堡式大屋以宗族共同体聚居为依归。这两个特征在客家民系形成中具有决定性意义。同为北方南下流民, 何以惟独这一支形成为客家人,关键就在于这支南下流民采取了兼备这两个特征的居处方式,前者是其形成的内在条件,后者是其形成的外在条件。宗族共同体聚居使其不致被淹没、同化于江南各族之中,从而丧失其固有的社会、文化、习俗、 语言特征, 得以持久地、 较完整地保持其从中原带来的中古时代的传统,成为在南方腹地独具特色的汉族民系。围堡式大屋这种建筑特征,则是保证其上述社会特征得以传承不坠的最重要条件。 围堡式大屋, 不仅保证了客家人在深入蛮荒之地后的生存、发展, 而且因其具有的封闭性、独立性,使其有可能较少受到当地社会、文化、习俗、语言的影响或同化,始终保持其固有的民系特征,而瓜瓞绵绵,百世其昌。“福佬好食粥,客人好起居”的民谚表明建造客式房屋对于客家人来说是多么重要,这种房屋不仅把客家人与其他汉族民族系区别开来,也是客家人之所以成为客家人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和原因。凡是实行这种居处方式的南下流民,就有可能形成为客家人,包括那些晚渡北人接受并实行了这种居处方式者,也就有可能陆续融入这一民系之中而成为客家人。因为早渡北人所采取的这种居处方式, 是被长期的实践证明既适应南迁后当地条件而又能保持其宗族和文化传统不坠的一种最佳选择,晚渡北人必须认同并实行这一居处方式才能融入这一群体而成为客家人。凡是没有实行这种居处方式的南下流民,则不可能成为客家人,而成为了吴人、蜀人、闽人、广府人 ⋯⋯ 。同为北方南下的移民,何以并非都成为客家人的原因就应从这里去寻找。语文试题第 2 页(共 10 页)客家人之所以能够实行这两个特征相结合的居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