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个悬挑脚手架优化做法让施工更安全!很多施工总承包单位,把脚手架用劳务分包的形式分包出去,在搭设过程中难以对细节把控,以致于常常出现下列问题:1、管控节点不清晰,验收程序走过场。2、现场使用材料规格数量审核不严,进场材料过多或规格不全,影响外架整体进度及形象。3、建筑结构造型复杂,悬挑工字钢排布间距大小不一,架体立杆间距不均匀,剪刀撑设置不连续,架体搭设不美观。建筑监理4、工序节点识别不全,个别部位按工人经验搭设,导致架体功能缺陷,防护功能减弱。5、悬挑脚手架底部封闭不严,缝隙较大,存在安全隐患。深化设计后的做法:1、脚手架架体全高高度 18 米。2、脚手架防护标准层 6 层,共设 12 步,除第一步脚手架步距 1.8 米,以上步距均为 1.4 米,与主体层高保持一致。3、脚手架底部采用 3mm 厚花纹钢板封底,脚手架与结构空隙处采用 40*40*4mm镀锌角钢固定,上铺 15mm 厚木模板。4、脚手架架体宽度为 800mm,脚手板采用定型钢板网,用 14#铁丝绑扎固定。建筑监理提前策划,利用电脑软件制作三维设计图,直观反映脚手架外架形象,确保三角支撑排布方案最优化。外架施工前,应编制材料使用计划,并随着施工进度组织材料进场,做到随进场随上楼,不占、 少占用施工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