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概述•眼睛是人体掌管视觉的感受器官,它构造复杂,功能敏锐,是人体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生活更多彩,用眼频繁,增加了眼睛负荷,因此,开发改善视力的功能性食品非常重要。第1页/共36页一眼的解剖学结构眼球附属器官球壁内腔眼眼眶、眼外肌、眼睑、结膜、泪器外层:纤维膜中层:脉络膜内层:视网膜前房、后房晶状体玻璃体第2页/共36页人眼的附属构造第3页/共36页第4页/共36页眼球的构造第5页/共36页第6页/共36页第7页/共36页第8页/共36页第9页/共36页第10页/共36页第11页/共36页第12页/共36页眼睛与相机•瞳孔-光圈:•俗称“瞳仁”,直径为2.5-3毫米。婴儿和老人瞳孔较小。•外面光线强的时候,瞳孔缩小;•光线弱的时候,瞳孔变大,从而使眼睛里接受的光线总是恰到好处。•一旦失调,则曝光不当。第13页/共36页眼睛与相机•晶状体-全自动变焦镜头:•位于瞳孔虹膜后面,呈双凸透镜。正常人既能看近又能看远,全依赖于晶状体的调节。•看远时,睫状肌放松,悬韧带绷紧,晶状体变扁平,折光力减少;•看近时,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放松,晶状体依靠其本身弹性变凸,折光力增加。•通过如此调节,使光线能聚焦在视网膜黄斑上。第14页/共36页眼睛与相机•如果通过调节,光线不能聚焦在视网膜上,就存在屈光不正。•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之前称为近视眼;•聚焦在视网膜之后称为远视眼;•不能聚焦在一个点,称为散光眼。•如果晶状体的调节功能失调,如年老时,晶状体不能变凸,称为老视,即老花眼;如果晶状体变混浊,就称为白内障。第15页/共36页第16页/共36页第17页/共36页第18页/共36页老花眼•老年人晶状体易失去弹性,无法调节视觉焦距,以双焦距透镜矫正。白内障白内障老化,病变,受伤→水晶体浑浊,透明度下降→视力模糊。第19页/共36页第20页/共36页眼睛与相机•视网膜-胶卷:•起感光功能。•虽然视网膜很薄,结构却很复杂,分为10层,感光的细胞主要是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视锥细胞主要负责明视觉和色觉,视杆细胞主要负责暗视觉。第21页/共36页眼睛与相机•脉络膜-照相机的暗箱:•主要由血管组成,因此还兼有营养眼球的责任。•眼球的发育:从小到大,在3岁前为快相期,即由出生后的18毫米发育到21毫米;在15岁前为慢相期,眼球发展到23毫米左右,到青春期发展变慢,25岁以后基本稳定。第22页/共36页眼睛与相机•虹膜-光圈的叶片:•如果光线过强,虹膜内瞳孔括约肌收缩,则瞳孔缩小;•光线变弱,虹膜开大肌收缩,瞳孔变大。•根据虹膜内含色素的不同,虹膜呈现不同的颜色。白种人虹膜色素较少,呈灰蓝色;黄种人色素较多,呈棕黄色;黑人色素最多,呈黑色。第23页/共36页眼睛与相机•巩膜-相机壳:•对眼球的内部结构起保护作用,白色不透明,厚约1毫米,占据整个眼球后面约5/6的范围。•俗称眼白,就是靠近角膜的巩膜和其上一层透明球结膜。第24页/共36页二造成视力减退的原因•①各种类型的屈光不正,包括远视、近视、散光;•②晶状体混浊,即白内障;•③角膜混浊;•④玻璃体混浊及出血;•⑤视神经疾患,如:视神经萎缩、视神经炎、球后神经炎、慢性青光眼及中毒性弱视;•⑥循环性盲,偶见于重症尿毒症、视网膜动脉硬化,多为暂时性;•⑦脉络或视网膜的肿瘤及视网膜脱离;•⑧急性青光眼;•⑨急性虹膜炎;•⑩眼球内出血等。第25页/共36页三选择眼镜应遵循的原则•1、近视眼:•A确定是否真近视,假近视可以通过休息恢复;•B裸眼视力0.8以上不宜配戴眼镜。•C视力影响学习时先治疗,如无改进再配戴眼镜。•2、远视:•轻度远视无需配镜,若眼镜疲劳或视力障碍再配。•3、散光:•一般轻度散光,不影响视力,不必配镜。第26页/共36页四视力保护•1、加强体育锻炼,注意适当的营养;•2、防止用眼过度;•3、照明良好,保持正确的姿势;•4、适当选择VA丰富的食品。第27页/共36页第二节具有缓解视疲劳的物质•花色苷:•花色苷是花色素与糖以糖苷键结合而成的一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的花、果实、茎、叶和根器官的细胞液中,使其呈现由红、紫红到兰等不同颜色。•花色苷是人们最熟悉的水溶性天然食用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