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自由审美教育研究

自由审美教育研究_第1页
1/7
自由审美教育研究_第2页
2/7
自由审美教育研究_第3页
3/7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自由审美教育讨论 【摘要】 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开启了一个伟大的哲学时代,他对统一性所做的积极的思考,为克服康德哲学所带来的自然和精神的二元论做了有益的尝试,这些都深刻地影响了黑格尔。他在纽伦堡时期就将审美教育的课程大力引入高中教育,并以此来培育公民的自由意识。艺术作品尽管有自己的局限性,但仍然是对绝对精神的一种感性表达,它体现了精神在他者中依靠自身的存在的绝对力量,因而在任何时代,艺术都是维护自由最核心的方式之一。 【关键词】 席勒;黑格尔;审美教育 自由弗里德里希•席勒(Friedrichschiller)对于 1800 年前后的美学有着特别的重要性。在以诗歌赢得盛誉之后,他从 18 世纪 90 年代起在耶拿组织了“哲学小屋”。席勒是诗人,而在耶拿时期时又是哲学家,对黑格尔而言,这样的评价绝非言过其实。在黑格尔伯尔尼时期的书信中,有一部同时代的著作得 到 了 他 最 高 的 褒 奖 , 被 称 为 杰 作 , 这 就 是 席 勒 的 《 审 美 教 育 书 简 》(Briefezur?sthetischenerziehung)。① 一、被现代性刻意肢解的整一(daseine)———席勒对康德的反拨 在席勒 1780 年公开付印的博士论文《关于动物本性和精神本性的关联》(?berdenZusammenhangderthierischennaturmitdergeistigen)中,他首先抨击了这样一些哲学观点,即将身体视为精神的牢笼、看作向完满性进发中令人不快的 阻 碍 ; 其 次 也 批 判 那 些 有 享 乐 主 义 性 质 的 幸 福 学 说(glückseligkeitslehren)。席勒对这两种立场均加以批判,并认为其都有片面性的极端。他将第一种立场视为“知性的迷途”(VerirrungdesVerstandes),它对作为人的一部分的、人的动物本性大加贬低,这无疑会与每个个体的进展背道而驰,甚至也违反了整个人类的进展。②一种科学的观点必须循着这两极之间的中线去观察,观察这两种天性的关联———动物天性和精神天性是不可分割的,③而且恰是这关联之中寄寓着两者间的平衡。在《秀美与尊严》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Anmutundwürde)中,席勒集中阐发了这一思想。首先,他尖锐地反对康德将感性视为道德立法的奴仆的思考进路,尽管充当理性的奴仆对感性而言是更值得称道的,但这仍是对感性的压制;与此类似,在德、福关系中,康德为了实现德性上的圆满而偏废了人生的幸福。就席勒而言,这两种本性必须被设定为是协调一致的。在谨慎地从康德思想中退离出来之...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自由审美教育研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