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记忆力的起源与进展 记忆是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再现。那么人们对记忆力是怎样理解的呢?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记忆力的起源与进展,希望大家喜爱! 记忆力的起源与进展: 自从有了人类之后,记忆便跟随并服务于人们的生活中。远古时代,人们为了生存就要记住周围的环境,要分辨出哪些动物、植物对人们有害,哪些有益,如何寻找食物,如何应付各种自然灾害。把这些经验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就需要保存住记忆。同时,增强记忆力,也成了人类生存十分重要的学问,倘若发生什么大灾害,人类自身及所有知识记录惨遭毁灭性打击的时候,假如氏族首领侥幸存活的话,他们就需要尽一切努力去恢复一切已经失去的知识,所以他们平常要训练增强记忆的能力,把一切圣典记在自己的大脑中。据记载,新西兰毛利族的首领卡马塔那能背诵全族长达 1000 年的,包括 45 代人的历史,这些内容足足够他背上 3 天 3 夜,而他却从不看笔记之类的东西。 为了解决记忆问题,古人还用结绳记事的方法,据说印加人能够用结绳记下十分 复杂的长篇史诗。但是人类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讨论记忆力的,现在人们已很难说清楚了。不过关于记忆力的第一批概念的形成却应该归功于古希腊人。尽管有些理论在现代人看来显得很幼稚,但他们的确是第一批提出记忆力的学术概念的人。 公元前 6 世纪,古希腊人帕蒙尼德认为,人的记忆是由明暗(或冷热)两种物质构成的混合体,只要混合体没有受到干扰,记忆就是完整的,一旦混合体发生变化就会出现遗忘现象。 公元前 5 世纪,古希腊人迪奥泽尼提出了另一种看法。他认为记忆是由使体内空气保持均匀分布的东西所组成的,与帕蒙尼德一样,他也认为一旦平衡遭到破坏,就会出现遗忘现象。 在记忆问题上提出重要概念的第一人是公元前 4 世纪的思想家柏拉图。他的理论被称为 蜡板假说 。他认为,人对事物获得印象,就象有棱角的硬物放在蜡版上所留下的印记一样。人对事物获得了印象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印象将缓慢的淡薄下去乃至完全消逝。这就象蜡版表面逐渐恢复了光滑一样。所谓 光滑的蜡版 相当与完全遗忘。这种学说虽然也不完善准确,但还是影响了许多人。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亚里士多德在公元前 4 世纪末,提出了一个较为科学的概念。今日我们所认为的一些的大脑的功能,在他那时主要被当作了心脏的功能。他认识到了心脏的部分功能与血液有关,而记忆则是以血液流动为基础的。遗忘的发生主要是血液流动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