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康知识讲座2018 年 7 月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活动时间:2018 年 7 月 25 日活动地点:水苔村委活动形式:知识讲座活动主题: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健康知识讲座组织者:岳相俊接受健康教育人员:辖区村民接受健康教育人数:15 人健康教育资料发放种类及数量:15 人活动内容:1.如何识别有毒野生菌2. 野生菌加工要求及食用野生菌应当注意事项3. 食用野生菌中毒的原因4. 野生菌中毒后如何采取急救措施活动总结评价:通过此次讲座,90%以上的村民已经了解野生菌中毒的严重性,知道了不吃不熟悉菌子,不吃加工不到位的菌子,吃菌子时饮食不吃杂,不要多种食用冋时起加工。万出现不适症状及时自救大量催吐和联系送往最近的医院进行洗胃等进步救治。存档材料请附后□书面材料口图片材料口印刷材料口影音材料口居民签到表□其他材料填表人(签字):岳相俊负责人(签字):岳相俊填表时间:2018 年 7 月 25 日大谷村村民:为了提高村民居民健康意识,让村民有个健康的概念,在野生菌上市期间希望广大村民能辨别野生菌是否有毒,我卫生室决定举办《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健康知识》讲座,希望辖区广大村民积极参加,现通知如下:时间:2018 年 7 月 25 日地点:水苔村委讲座内容: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授课人:岳相俊参与人员:辖区广大村民大谷村卫生室2018 年 7 月 23 日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健康知识讲座主讲:岳相俊菌子上市的时节,广大市民要有自我甄别菌类的意识,千万不要吃自己不熟悉的菌子。一般的毒菌都有几个特点:一是外形长的比较鲜艳,通俗点说就是看上去比较漂亮。二是外形就像雨伞一样比较规则,看上去比较好看。三是有毒的菌子基本菌脚上都有图案,有点像裙子上的裙边。四是像这些有毒的菌子,破损掉或者掰开会有浆流出来。其实最重要的是自己不熟悉的菌子,千万不要采集食用。一、如何辨别有毒野生菌一般来说,毒菌的颜色比较鲜艳,有疣,毒菌的帽子上会有疙瘩,还有的有红斑、沟托、沟裂,有的菌子上有菌托、菌环,一般的毒菌摘断以后会有浆汁流出来,味道刺鼻。毒菌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识别:(一)观外形。一般毒菌的颜色较可食用菌鲜艳,菌伞上多呈红紫、黄色或杂色斑点,柄上有环和托。(二)闻气味。毒菌往往有辛辣、恶臭及苦味,可食菌则有菌固有的香味无异味。(三)变色试验。用葱白在菌盖上擦一下,如果葱白变成青褐色,证明有毒,反之则无毒。毒菌煮熟后遇上银器往往变黑色...